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773篇
  国内免费   448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793篇
地质学   1971篇
海洋学   51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4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极化水平层上天然场源激电测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Dias模型表征介质的激电效应,对三层水平地层中间层为极化层的天然电磁场源激电测深之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进行了理论计算.利用中间层充电率m2≠0和m2=0时相同频率的视电阻率振幅比和阻抗相位差作为提取激电效应的参数,重点讨论了不同电阻率断面类型对激电测深异常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在一个已知铅锌矿上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2.
金属因素在激电异常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激电异常较为复杂时,利用ηs(或Fs)这些激电法的基本参数难以对异常源的性质进行合理的解释.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应用激电法的二次信息--金属因素解释复杂激电异常的有效性.金属因素能将矿致异常与非矿致异常分离,对异常的定性及定量解释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五极纵轴测深法在溶洞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九江某地下溶洞探测工程为例,介绍了五极纵轴测深法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实地钻孔验证说明,五极纵轴测深法在城市地球物理勘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未来的应用中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4.
不同电阻率测深方法对旁侧不均匀体的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旁侧三维不均匀体所产生的视电阻率的影响问题,展示了4种常规电阻率测深法在旁侧不均匀体上的异常分布特点;探讨了测深点正下方目标体异常与旁侧不均匀体异常的区别问题,指出旁侧不均匀体的影响是产生电阻率法假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5.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简称MT)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进行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研究,得到了该区具有特殊的电性结构特征,探测结果清晰揭示出:(i)鲜水河断裂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岩石圈断裂,它是川滇菱形块体的重要边界断裂;(ii)测区为强震多发区,断裂两侧块体介质的差异是强震活动带重要的深部背景;(iii)川滇菱形块体北部地区十几公里下,发现存在大规模低阻体,电阻率仅为几~几十欧姆·米,该层约以45°角向北东下延,与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物质向东流变,受刚性块体阻挡有关。从深部介质电性特征,推断现今川滇菱形块体北部处在热状态,是近代很活动的块体之一;(iV)测区内岩石圈厚度由西段(川滇北部块体)逐渐向东(扬子块体)增厚。  相似文献   
56.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随着地球科学的进展 ,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则是目前用于探测岩石圈导电性最有效的地球物理先进技术。它把现代性能优良的宽频带大地电磁系统 (MT 2 4NS或V5 2 0 0 0 )与长周期智能化大地电磁系统 (LIMS)配套使用 ,采集地面上频率范围为n× 10 -4~n× 10 2 Hz的天然电磁场信号 ,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反演计算 ,获得深达下地壳和上地幔的地下导电性结构模型。此模型不仅可以提供有关岩石圈地质构造轮廓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可以间接反映现今地下深部的热结构特征和物质状态分布特点。多年来 ,应用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对青藏高原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研究表明 ,高原的中、下地壳确实是良导电性的 ;它可能说明西藏地壳中普遍存在岩石的局部熔融 ,或地热流体。沿着应县—商河剖面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从电性的角度证明了太行山山前断裂为一组向东倾斜的深断裂 ,华北地区岩石圈以其为界划分为东、西两区 ;东区为低阻区 ,与构造活动区的岩石圈导电性特征相符 ;西区为高阻区 ,表现出稳定大陆区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57.
电法在濒海及岛屿地区寻找地下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国 《地下水》2003,25(3):172-173,175
采用电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各种不同岩性和成淡水的电性差畀,划分地下成淡水分界面。在严重缺水的濒海及岛屿地区找到了较好的地下淡水,解决了守岛部队吃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时间谱电阻率法中的剩余电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频谱激电(SIP)法或复电阻率(CR)法中研究剩余电磁(REM)效应的思想,通过分析时间谱电阻率(TSR)法中场的基本特征,在TSR法中建立了与SIP(或CR)法中参数Φmax/Φ0max相类似的参数-Emax/E0,用来描述了TSR法中的REM效应。通过对一维可极化大地模型的REM效应的理论计算,验证了用Emax/E0表示的REM异常可用来形象地反映地电断面电阻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59.
机载激光测深中的波浪改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新研制的机载激光测深系统基本配置,提出了3种可供选择的波浪改正计算方案(也称为深度值归算方案),具体分析了3种方案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从理论上对3种改正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60.
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浅海地形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利用雷达图像探测海底地形技术理论发展的综述,概括在该领域内目前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