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429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716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51.
海南岛海岸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南岛虱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为南海大陆架岛屿,中央为山地,临海为多种类型海岸,以处于动态平衡的海蚀-海积型海岸为主。海南岛主要是基岩岬湾海岸,潮汐属日潮型,东部与南部为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海岸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更新世初期,海岸属基岩港湾型,晚更新世构造运动频敏,使不少海湾底部抬升为阶地。构造抬升运动持续到全新世,使一些珊瑚抬升为高出海面数米的阶地。海岸类型按其成因与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基岩港湾海岸与砂砾质平原海岸。基岩港湾海岸分布于山地与丘陵临海处,砂砾质平原海岸(或为三解洲平原海岸)其表现形式多为沙坝与泻湖海岸,沙坝上叠置发育着海滩、沙堤或沙丘,随着海岸加积展宽或地壳上升,老的沙坝可抬高成为海积阶地。潮流作用对洪湾众多的海南岛的发育演变以及开发利用亦有重要作用。潮汐汊道港湾规模较大,水域面积达数十平方公理。  相似文献   
52.
4.1 随机差分方程模式的建立前节所建立的潮汐资料统计模式(4)要求相继的潮位必须是相互独立,如果实际观测表明并非如此,譬如上一时刻的潮位高,下一时刻的潮位平均地说也高,则模式(4)自然不太合适。为此,我们将引入一个比模式(4)更一般的潮汐观测资料统计模式,即下面所谓随机差分方程模式:  相似文献   
53.
黄河水下三角洲深水区测量误差分析及改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水下三角洲深水区地形测量成果出现的不合理现象,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两种误差,即测深仪的测深误差,潮汐改正误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措施。  相似文献   
54.
渤海潮汐和潮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交替方向隐式方法积分二维非线性潮汐方程组,在开边界给定潮汐调和常数,计算渤海域最有代表性的半日分潮M2和全日分潮K1,利用准调和分析方法给出了两个分潮的同潮图和潮流椭圆图,与实测结果比较,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基本上反映了渤海半日潮和全日潮波运动。本文也计算和讨论了潮汐能量平衡和耗散及潮流分布。利用潮汐和风暴潮耦合模式模拟了潮汐和风暴潮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57.
乐清湾近期海岸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清湾是一个与东海相通的半封闭型强潮海湾。通过对1934,1968和1992年的海图对比研究表明:近期乐清湾各等深线所围水域面积持续减小。后一阶段,围垦使岸线推进速度加快,滩涂面积由前一阶段的不断增加转变为不断减小。1934到1968年,西南部最大潮滩华岐潮滩岸线和零米线平均外推速率分别为4.88m/a和13.24m/a;1968到1992年平均淤进速率分别为6.17m/a和8.08m/a。实地采样分析表明:表层水样平均悬沙浓度为0.1043kg/m3,从湾顶向湾口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悬沙浓度虽较低,但湾内处于低能动力沉积环境,有利于细颗粒沉积物落淤,这是湾内地貌演变的要因。长江入海南移和陆架区再悬浮的细颗粒物质是乐清湾主要的泥沙来源。泥沙自然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是近期乐清湾大部分岸线处于淤进状态的原因。漩门二期工程前后乐清湾的纳潮量减小了5.73%,落潮流相对携沙能力降低为工程前的79%。而根据实测落潮平均流速计算得围垦后落潮流的相对携沙能力减弱为原来的54%。而从1934年到漩门二期围垦工程后,纳潮量减小了22.57%。开辟盐田和围垦造陆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海岸演变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8.
给出了提取潮汐调和常数的一种新方法--正交方法,并应用1992~1997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提取中国海M2分潮调和常数.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来提取中国海M2分潮调和常数,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渤海、黄海、东海海域M2分潮振幅、迟角的均方差分别是3.3 cm,3.6°;南中国海海域M2分潮振幅、迟角均方差分别是1.1 cm,1.7°,结果表明正交方法是一种可信的具有实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应用于海道测量的潮汐数值预报方法,研制了海道测量潮汐计算与应用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与主要功能以及有关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应用本文的方法,可解决船载水深测量和机载激光测深的水位改正问题。  相似文献   
60.
在海南东寨港林市村附近红树林港湾潮汐动力测量的基础上,建立二维可移动边界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红树林港湾浅水湖滩潮流场特征。实测与计算结果表明,潮沟区流速最大,具驻波特征,呈明显时间-速度不对称,东潮沟涨潮优势,百潮沟落潮优势,整个港湾水体呈顺时针循环。白滩与林地周期性淹没,白滩流速较湖沟略小。林地曼宁系数为白滩的10倍,流速小于10cm·s(-1),约为相应潮沟流速的1/10。林地如去掉林木,流速可增加3倍以上,流向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