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51篇
地质学   685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混凝土样品在单轴应力条件下破裂前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声发射m值进行了实验研究。混凝土样品为10×10×10cm~3的正方体。实验表明,干燥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含水混凝土样品的m值先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60%以后,m值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样品破裂前声发射率先随应力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当应力达强度的70%以后,声发射率开始明显增加以至破裂前急剧增加。含水混凝土破裂前声发射率比同种干燥样品低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62.
63.
64.
柴云来 《探矿工程》1994,(3):28-29,31
介绍了在浅海施工直径2.20m嵌岩桩的技术问题。包括平台的搭设,用刮刀钻头与牙轮钻头钻进克取硬岩一次成孔工艺,利用冲洗液平衡原理处理浅海钻进护简断裂的成孔方法,改进浇灌清孔流程,保证浇灌质量。  相似文献   
65.
本文用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结构底层耗能柱、用承重墙和隔震器控制结构底层倒塌破坏,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耗能-隔震柔性底层结构体系。通过本文12根钢管混凝土柱和文献[7]中7根钢管混凝土柱的低周疲劳实验,初步确定了钢管混凝土柱地震损伤模型的参数;通过两个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和一个纯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模型的拟动力实验,研究和比较了两类结构体系的地震损伤。  相似文献   
66.
利用地震振动台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两个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1)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可以提供大的楼层平面内刚度;(2)对称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可以不考虑耦合地震反应;(3)大跨预应力井式梁空间框架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中心大而周边小;(4)在相同加速度但不同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67.
半刚性连接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连续弹性无限自由度结构,建立自由振动方程,分析了半刚性连接对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影响,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剪结构自振周期系数的计算公式。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自振周期增大,半刚性连接对高阶振型自振周期的影响很小。提出了地震区钢管混凝土框剪结构体系的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8.
在已完成的包括16个构件的等位移循环加载钢筋混凝土柱的系列试验中,通过在其中3根柱的塑性铰区沿混凝土受力方向安设位移计,较准确测定了混凝土测试标距内的平均应变在一个加载循环内的变化规律及其随周数增长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单周最大压应变随周数的增长而持续增大,单周最大名义拉应变随周数增长而持续减小的重要现象;并与柱顶水平力-水平位移滞回规律实测结果相对应,结合截面受力特征对所得单周和多周应变变化规律的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9.
Strong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usually caused by the fault-rup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a pulse-like velocity- wave form, often causes dramatic instantaneous seismic energy (Jadhav and Jangid 2006). Some reinforced concrete (RC) bridge columns, even those built according to ductile design principles, were damaged in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Thu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a RC bridge column to improve its seismic design and prevent future damag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using step-by-step integration is capable of trac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tructure during the entire vibration period and is able to accommodate the pulsing wave form.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modeling of the nonlinear load-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the structural member. FEMA 273 and ATC-40 provide the modeling parameters for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es of RC beams and RC columns. They use three parameters to define the plastic rotation angles and a residual strength ratio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load- 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an RC member. Structural nonlinear analyses are performed based on these parameters. This method provides a convenient way to obtain the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s of RC structures. However,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might be further improved. For this purpose, results from a previous study on modeling of the static pushover analyses for RC bridge columns (Sung et al. 2005) is adopted for th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presented herein to evaluat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excited by a near-fault ground motion.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the numer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valid.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以及抗震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了这种结构在抗震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