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浙江省桐村钼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桐村斑岩型钼矿床位于钦杭成矿带东段,紧邻赣东北成矿带,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早期侵入的同熔型花岗岩有关,含矿岩体的成岩年龄165 ~168Ma.辉钼矿矿石呈浸染状产于岩体内部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本文首次对矿床中3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测得辉钼矿的等时线年龄为162.2Ma±1.3 (MSWD =0.006),代表了成矿年龄.成矿成岩年龄具有一致性,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钼(铜)矿床.  相似文献   
42.
皖南和浙西地区寒武系下部黑色岩系地层发育差异明显,常见的岩石地层单位为黄柏岭组和荷塘组。近年来在岩石地层清理中,黄柏岭组和荷塘组的定义被不断修订。随着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精度的提高及科研和生产的需要,皖南和浙西地区寒武系下部黑色岩系的划分和年代地层对比需要进一步明确。着重从三叶虫盘虫类的生物地层学与岩石地层学的角度讨论了黄柏岭组和荷塘组年代地层和它们的穿时性问题,认为黄柏岭组为跨时代的岩石地层单位,下段至中段下部时代可能为筇竹寺期,中段中上部为沧浪铺早期,上段为沧浪铺中期至龙王庙期。休宁蓝田荷塘组底部的石煤层与东至庞汪村剖面黄柏岭组底部的石煤层时代可能相当。而浙西地区的荷塘组与皖南地区的荷塘组时代差异巨大,两者底部石煤层底界为不等时面,因此不能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两个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的年代对比应具体剖面具体对待。  相似文献   
43.
浙西开化桐村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铜矿床。基于翔实的野外调查,文中研究了桐村矿区岩浆岩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年代学以及Sr Nd同位素特征,指出:(1)该矿区内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SiO2、富K2O和低Na2O的特点,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馏较强,铕负异常不明显;富集Rb、Th、K、U、La、Ce、Pb,亏损Ti、P、Nb、Ta、Zr、Hf等元素;(2)桐村矿区岩体SHRIMP锆石U Pb谐和年龄为(162±3) Ma,MSWD=2.7,加权平均年龄为(162.1±3.4) Ma,MSWD=2.7,说明黄柏坑岩体的侵入事件发生在中-晚侏罗世;(3)含矿斑岩具较高的Sr初始值(0.712 21),εNd(t)值为-6.7~-2.0,其模式年龄为1 628~2 029 Ma,表明花岗岩源岩可能为古元古代的老基底,暗示斑岩源区为壳幔混合型。研究区内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为同源岩浆在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高氧化态、强演化程度和较多的地壳混染可能是桐村矿床成Mo且规模有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浙西淳安大铜坑斑岩型钨钼矿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与南华系休宁组变质砂岩内外接触带上,是揭示浙皖赣相邻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组成.成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准过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Rb、K,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Th、U,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106.2×10-6~211.5×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ΣLREE/ΣHREE=6.4~12.2),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50~0.63),具有类似岛弧岩浆岩的特征.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48.3±1.9 Ma,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146.47±0.81 Ma,成岩年龄与成矿时代高度耦合,进一步证实钨钼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二者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形成于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的构造环境,也是华南地区中生代第2次大规模钨钼成矿作用延续到浙西的响应.   相似文献   
45.
赵国连 《沉积学报》1999,17(1):30-37
在皖南浙西分布着一条近北东向的上震旦统(皮园村组)-下寒武统(荷塘组)在硅岩条带,作者通过野外、室内的研究,对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到了放射虫壳体结构,证实了生物作用对硅岩聚集沉淀的重要意义,主元素及有机碳的分析也显示了生物作用的痕迹。  相似文献   
46.
刘道荣 《华东地质》2020,(2):177-194
运用露头层序地层原理和方法,以古生物、红层和碎屑锆石U-Pb年龄资料为基础,研究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富有机质页岩的产出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结果表明:江南断裂带以北高家边组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优越条件,可作为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的层系。江南断裂带周边地区高家边组和坟头组(江南断裂以南称霞乡组、河沥溪组和康山组)仍划归于下志留统,茅山组(江南断裂以南称唐家坞组)划归于上志留统,缺失中志留统; 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于SSQ1三级层序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海侵体系域(transfressive systems tract,TST)和SSQ4三级层序凝缩段(condensation section,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