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92篇
  免费   1914篇
  国内免费   2746篇
测绘学   4547篇
大气科学   1116篇
地球物理   1957篇
地质学   7350篇
海洋学   1047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1174篇
自然地理   518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57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813篇
  2010年   705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734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383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了西安民生百货大楼一期工程沉降监测技术方案和数据处理,得出了一期工程的阶段性沉降变化规律,并对产生沉降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对建筑二期工程施工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其它建筑物沉降监测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拉张状态下方解石组构多星环带到,递进变形状态下才可能出现点极密.因为当分解剪应力达最大值时,含有众多方解石颗粒的岩石中,形成e双晶滑动最有利的方位不可能是唯一的,而是不同方位的滑动系在三维空间中的组合,并且e双晶极点和光轴各自构成古钟型。由于系同一应力作用下的产物,二钟型体的顶角大小不同,但彼此共轴,均平行主任应力方向,属共轴叠钟体。该叠钟体记录了岩石变形时的应力状态,未再变形之前,该组构为初始组构。岩石的递进变形过程,实际是初始组构的递进变形过程,最后形成定型组构.岩石递进变形的全过程,就是初始组构到定型组构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93.
994.
本文主要介绍造船厂老滑道水平位移监测的部分实录,根据工程的需要和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有一定实用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冀北丰宁—隆化深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和演化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丰宁-隆化深断裂带系内蒙地轴南缘东南向大断裂的一部分,表现为一条复杂的构造-岩浆岩带,在漫长的物质历史时期中,先后经历了五台末期角闪岩相韧性逆冲、吕梁晚期绿片岩相脆-韧性斜冲、海西晚期绿片岩相韧-脆性斜冲及燕山中期脆性断裂活动等骤变阶段。深断裂带的演化特点为:垂向上由深层次→中层次→浅层次→表层次发展;构造变形则从固态流动变形向脆-韧性剪切变形、韧-脆性剪切变形到脆性变形演化。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西茂木滑坡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滑坡滑动变形的本质及与暴雨的相关性。从而,控制了滑坡变形的发展演化趋势,为类似滑坡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会聚板块边界造山运动过程中构造变形的演化规律为:造山运动早期,板块俯冲作用促成俯冲杂岩发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同时,发育深层次韧性挤压变形构造;俯冲作用停止后,蓝片岩抬升、拆返过程中遭受韧性挤压变形叠加;造山运动晚期,则发育大规模韧性逆冲构造和韧性平滑走滑构造;造山运动末期,发育浅层次韧脆性开阔褶皱、区域性同斜倒转褶皱及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1000.
造山带的网结状构造样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结状构造样式是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线状强应变带与夹持其间的透镜状弱应变域规律组合格式。这种网结状型式在几何学上具有尺度不变性,并具三维特征,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指出,这种网结状构造样式,是在应变软化作用及变形分解作用控制下递进发育而成的,而造山带地壳结构的不均一性、组成造山带岩石的流变学特征以及变形物理环境,又是控制应变软化及变形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