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6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88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南海颗粒有机碳通量的垂向变化及早期降解作用的标志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南海不同水层的颗粒有机碳通量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积累率的对比 ,以及氨基酸、氨基糖、糖类物质的组成变化表明 ,南海水柱中的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近期生长的海洋浮游生物 ,仅有 1.4%~ 1.6 %初级生产力产生的有机碳进入深海水柱 ,而在深海盆地沉积物中积累的有机碳仅占初级生产力的 0 .2 2 %以下 .颗粒有机物通量与组成改变主要发生在表层数百米以及底层海水与沉积物界面之间 ,而在中下水层变化较小 . (TAA+TSUG)OC ,AA/AS ,Gluam/Galam ,Arom .AA/Non Prot.AA ,ASP/b ALA ,GLU/g ABA等指标在颗粒物沉积过程中逐渐减少 ,指示了有机物质的早期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为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卵巢发育成熟拟穴青蟹卵巢和肝胰腺营养成分的差异。作者选取一次卵巢发育成熟和二次卵巢发育成熟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5只,对其卵巢和肝胰腺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比较两次卵巢发育青蟹卵巢和肝胰腺主要营养成分的异同,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的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卵巢二次发育青蟹性腺指数(GSI)为9.29±1.81,显著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的15.46±1.81。C16:0(棕榈酸)、C18:0(硬脂酸)、C16:1(ω–7)(棕榈油酸)、C18:1(ω–9)(油酸)、C20:5(ω–3)(EPA)和C22:6(ω–3)(DHA)为卵巢和肝胰腺主要脂肪酸组成,卵巢中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脂肪酸(TFA)在二次卵巢发育青蟹和一次卵巢发育青蟹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次卵巢发育成熟青蟹肝胰腺中TFA、SFA、MUFA以及PUFA均显著差异(P<0.05),主要的能量型脂肪酸C16:0、C18:0、C16:1、C18:1,DHA和EPA二次卵巢发育青蟹显著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P<0.05)。青蟹卵巢和肝胰腺中氨基酸组成相同,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精氨酸,半胱氨酸含量最低。无论卵巢还是肝胰腺,卵巢二次发育青蟹的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氨基酸(TAA)含量与卵巢一次发育青蟹无显著差异(P>0.05),青蟹卵巢中总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肝胰腺。二次卵巢发育的青蟹生殖力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尽管卵巢二次发育时间短,但青蟹卵巢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相当,其生殖性能接近一次卵巢发育青蟹。而肝胰腺由于初次繁殖中能量消耗及二次卵巢发育过程对脂肪酸需求,而导致脂肪酸含量明显低于一次卵巢发育青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室内养殖的4、7和10月龄干、鲜糙海参的营养成分。【方法】用国标统一方法分析。【结果】随着生长发育,糙海参干体粗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粗蛋白和总多糖含量则呈下降趋势(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鲜体内水分、粗蛋白、总多糖、总皂苷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检出限。在糙海参体内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1种半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4月龄糙海参干体各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7月龄和10月龄糙海参(P0.05),各月龄糙海参氨基酸含量由大到小顺序较为一致,为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但鲜体蛋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6~0.38,26.58%~27.55%,鲜品的必需、非必需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0.33~0.36、26.06%~26.34%;不同月龄糙海参干体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0.74%~61.46%、66.29%~66.21%,鲜品的鲜味、药用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分别为62.86%~64.03%、66.13%~66.46%。【结论】室内养殖糙海参品质和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对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可水解氨基酸(THAA)的含量、组成、构型及分布特征的系统研究,通过氨基酸碳氮归一化产率(THAA-C%,THAA-N%)、降解因子DI、反应活性指数RI以及D型氨基酸占比(D-AA%,摩尔百分比)等指标结合碳氮比(TOC/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探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降解状态,利用细菌源有机质及胞外肽酶活性(EEA)探讨了微生物在有机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60±3.64)μmol/g,在陆源与海源混合影响下,其水平分布呈现湾内高于湾外、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表明湾内东部陆源输入对沉积物THAA具有较高贡献。THAA-C%、THAA-N%、DI、RI以及D-AA%等指示因子均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呈现湾外高于湾内、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变化趋势,有机质来源、微生物活性与上覆水水深共同影响了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细菌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9.35±18.73)%,其水平分布显示出湾内西部与湾外相近且高于湾内东部的特点。细菌胞外肽酶活性(EEA)平均为(0.81±1.31)nmol/(g·h)(以MCA计),整体分布趋势与细菌贡献率相反,呈现湾内东部高于湾内西部和湾外的特性。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不同海源、陆源占比决定了有机质的可降解性,而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进一步影响了细菌源有机质的贡献与胞外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5.
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破坏导致了紫外辐射日益增强,高强度的UV-B辐射会造成细胞中DNA的损伤,影响蛋白质、脂类和色素的代谢过程。生长在南极的绿藻具有一系列防御机制以应对增强的UV-B辐射,其中类菌胞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MAAs)是一类重要的紫外防御物质。为探究类菌胞素氨基酸对UV-B辐射的响应,本文以南极冰藻(Chlamydomonassp.ICE-L)、针丝藻(Raphidonema nivale Lagerheim, NIES-2290)和胶球藻(Coccomyxa subellipsoidea E.Acton, NIES-2166)三种生活在南极的绿藻为材料,采用UV-B辐射胁迫(强度0.35 W/m~2,短时处理3 h),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类菌胞素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Mycosporine-glycine为三种南极绿藻中共有的MAAs,在UV-B辐射胁迫下三种南极绿藻中Mycosporine-glycine含量变化不尽相同,表明不同的南极绿藻中MAAs对UV-B辐射的响应各有其特性。首次在绿藻(南极冰藻和胶球藻)中检测到Gadusol。Gadusol作为MAAs的合成前体,它的合成积累使得生活在海冰环境的南极冰藻和胶球藻具有良好的抗UV-B辐射能力。其中南极冰藻抗紫外能力最强,这可能得益于不同MAAs间的动态转化,含量升高的Palythine及Usujirene/Palythene可能对南极冰藻的紫外屏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在植物蛋白源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小肽形式的亮氨酸(Leu)或/和谷氨酰胺(Gln)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的生长性能、血浆代谢及免疫指标、肠道组织形态和Notch-Hes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了6组等氮等能饲料:全鱼粉组(FM),阴性对照组(Con,以植物蛋白源替代FM组中40%的鱼粉),在Con组的基础上添加0.2%晶体Leu的L组,添加0.2%晶体Gln的G组,添加晶体Leu和晶体Gln(0.095%∶0.105%)的L+G组,以及添加0.2%Leu-Gln二肽的L-G组。选取初始体质量(8.14±0.03)g的大菱鲆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表明,与单独添加Leu和Gln相比,共同添加Leu和Gln能更显著地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且这些指标均与FM组差异不显著(P>0.05)。L组和L-G组的血清TCHO含量高于Con组,且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Con组,Leu和Gln共同添加可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此外...  相似文献   
107.
巢湖蓝藻水华藻胆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温季节,巢湖等国内淡水湖中蓝藻大量繁殖常形成蓝藻湖靛(主要由微囊藻组成),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本文对微囊藻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试,并从其中提取、分离纯化了藻胆蛋白(指其中的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最后运用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检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巢湖湖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海水养殖池塘红树林浮岛养殖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生长及其与野生拟穴青蟹营养成分的差异,选择福建省漳浦县东山湾北部的海水养殖池塘内设置四个拟穴青蟹养殖实验组,分别为红树林(秋茄)浮岛养殖组、海马齿浮岛养殖组、空白浮岛养殖组(水面无种植植物)和外围环沟养殖组,并以试验点附近海区捕获的拟穴青蟹(野生组)作为对照,对各组拟穴青蟹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空白浮岛组拟穴青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出肉率及存活率均高于红树林浮岛组、海马齿浮岛组和外围环沟组;红树林浮岛养殖拟穴青蟹肌肉粗蛋白含量(71.66%)最高,粗脂肪含量(2.52%)相对较低,各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在60.54%~68.68%之间,其中红树林浮岛组拟穴青蟹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上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可以得出拟穴青蟹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胱氨酸,各组拟穴青蟹肌肉中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0.75;肌肉中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红树林浮岛组拟穴青蟹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  相似文献   
109.
区又君  廖锐  李加儿 《海洋学报》2010,32(3):113-120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野生黄唇鱼(Bahaba flavolabiata)肌肉和鳔的营养成分。黄唇鱼肌肉和鳔的营养成分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种类齐全。鳔的氨基酸组成较FAO/WHO的理想模式低,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5.90%,高于其他已报道的水产品,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含量丰富,富含鲜味氨基酸;在氨基酸测定中发现了牛磺酸、γ-氨基丁酸、鸟氨酸和羟脯氨酸等4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衍生氨基酸。肌肉和鳔的支/芳值均接近正常人的水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丰富,与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1.45和1.51,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钠、钾、镁、铁、铜、锌等元素。结果表明,黄唇鱼肌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肌肉和鳔均属于优质的海产蛋白源。  相似文献   
110.
建立一种以DABS-Cl为柱前衍生剂,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对虾肌肉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在50 min内18种氨基酸得到完全分离,各氨基酸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氨基酸的回收率在86.60%~107.27%之间(胱氨酸除外),方法的检出限为0.18~0.66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3.53%~8.51%(天冬氨酸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