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62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393篇
海洋学   164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火山岩储层建模研究是储层建模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国内外都发现了大量火山岩岩性储层的油气藏。为探索火山岩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火山岩储层建模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通过查阅大量火山岩储层及其建模方面的材料文献,在了解前人关于火山岩储层描述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序贯指示模拟(SISM)算法和基于相分析的神经网络方法是火山岩油气藏建模中最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张婷婷  遇运良  王欢 《世界地质》2015,34(3):752-759
彰武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为伸展背景下白垩系断陷盆地。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受基底的升降、断裂活动的不均衡性影响,彰武断陷发育伸展断裂系统下的变换构造。通过对断裂系统及其活动性以及断裂系统内部断层间位移传递方式的研究,认为变换带的传递方式为接力式,变换构造的类型为走向斜坡。同时变换构造对盆地的古地形、沉积体系、烃源岩、油藏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彰武油田的勘探实践证明,变换构造易发育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993.
滨岸砂坝是南亚地区S区块主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和勘探目标,一般认为滨岸砂坝储层具有“连通性好、高孔高渗”的特点,然而随着油气田评价开发的深入,发现该类型砂岩内部储层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和生产测试资料,开展滨岸砂坝储层精细描述,阐明砂坝储层内部差异性。结果表明:1)滨岸砂坝体处于相对高能的海岸沉积环境,长期受到波浪的淘洗改造作用,构成有利的岩性储层发育区带。2)滨岸砂坝细分为坝中、坝缘、坝间及泥岩隔层四种微相类型,沉积微相控制储集性能变化。坝中微相为纯砂岩,厚度大、地震相表现为低频强振幅反射,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均发育,储集性能最佳。坝缘微相处于砂坝侧翼,岩性变细,部分孔隙被充填,储层物性中等。坝间微相处于不同叠置砂坝之间,以微孔隙为主,储集性能较差。浅海或者局限海湾相泥岩隔层穿插于砂坝内部,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3)砂坝储集性能的变化导致油气分布复杂。滨岸砂坝内部因不同微相类型岩性相互叠置,表现为砂坝内井间砂体厚度变化块、横向不连通且物性变化快,砂坝油藏被切割成若干相对独立的油藏。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