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为了解查干凹陷致密背景下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文中应用岩心实测孔隙度、测井孔隙度以及铸体薄片等资 料,研究了查干凹陷白垩系巴音戈壁组储层异常高孔带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巴音戈壁组储层纵向上发育两个 异常高孔带,深度范围为1900~2300m和2500~3100m,对应平均孔隙度分别为7%和5.2%。平面上,第I异常高孔带储层 埋藏浅,主要分布在中央构造带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和细砂岩中,第II异常高孔带储层埋藏较深,主要分布在乌力吉构造 带和额很洼陷的扇三角洲前缘细砂岩中。不同地区异常高孔带成因不同。中央构造带异常高孔带主要受大气水淋滤作用影 响,其次受有机酸作用影响;乌力吉构造带异常高孔带主要受深部酸性热流改造作用影响,热流沿毛西断裂上侵溶蚀储层 中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颗粒等形成大量溶孔;额很洼陷异常高孔带主要与来自深凹区的有机酸溶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2.
气温逐渐回暖,美味"水果季"又要到了。专家指出,要想充分发挥水果的健康益处,就得避开以下8个误区:误区一:想吃就吃水果含较多的有机酸和单宁类物质,有些还含有活性很强的蛋白酶类。吃的时机不对,可能对胃产生刺激和伤害。一般,多数水果适合在饭前1~2小时左右食用。  相似文献   
93.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及其对喀斯特植物、土壤碳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宽  吴沿友 《中国岩溶》2011,30(4):466-471
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是土壤有机酸的重要动态来源,来源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是土壤碳流动的最活跃形式。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植物和土壤碳汇。一方面,在喀斯特土壤环境中,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的含量增加,影响碳汇的产生和流动,直接调节植物与土壤的固碳增汇能力;另一方面,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一系列的动态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养分循环以及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深刻影响,直接影响土壤的固碳增汇能力,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在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蒙其古尔铀矿床品位富、成矿作用复杂等特点在我国现已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床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黏土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蒙其古尔矿床含矿目的层砂体中普遍发育有强烈的高岭石化现象,其高岭石含量占黏土总量的58%~86%。蒙其古尔矿床含矿目的层中有机质及煤系地层中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为0.61%,反映该区煤系地层的成熟度整体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属于生物生烃阶段。容矿砂岩烃类包裹体的发现证实了目的层本身曾遭受过有机酸性流体的改造。研究认为,沉积成岩过程中有机酸性流体的渗出及成岩期后地表水的渗入叠加改造作用是蒙其古尔矿区含矿目的层砂岩中普遍发育高岭石化的根本原因,煤成气等还原性流体的介入可能与蒙其古尔矿床富大矿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5.
高升油田莲花油层主要砂体稠油中的酸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化合物是辽河稠油的主要化学组成部分。对辽河盆地高升油田莲花油层沙三段4个主要砂体(4、5、6、7砂体)稠油样品的分子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酸性化合在型包括饱和的直链脂肪酸、单甲基支链(异构-和反异构)脂肪酸、类型戊二稀酸、五环三萜类羧酸、甾烷类羧酸、单环芳构有机酸和酚、多环羧酸和少量的氮流化合物。饱和烃和酸性倾合物在各砂体中的存在和分布特征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有机质的分布在各砂体中的变化不能简单  相似文献   
96.
咸化湖盆中酸性流体对碎屑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新生界主要为咸化湖盆沉积,咸化环境提高了其烃类转化率,但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高温高压试验模拟了地层条件下成岩流体与岩石矿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进而研究咸化环境中有机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对储层的改造作用。结果表明:酸性流体对岩石矿物的溶蚀作用增加了其孔隙度,但渗透率的变化存在差异性;当岩石中含有石膏和铁白云石时,铁白云石在石膏的催化作用下极易发生溶蚀作用,反应生成的Fe2+、Mg2+促进了高岭石向针叶状绿泥石的转化,从而堵塞孔隙喉道,造成岩石渗透率的下降;岩石中石膏的发育是造成高温高压地层中方解石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相同条件下石膏比方解石更易溶解,其产生的过饱和钙造成方解石的沉淀,但岩石的孔隙度有所增大,因为方解石的沉淀作用造成的储集空间减小量小于石膏和长石等易溶矿物溶解造成的储集空间增大量。  相似文献   
97.
硅酸盐矿物是地表系统三大岩石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分布于土壤与地层中,且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对于研究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蒙脱石族矿物是地表分布最广且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98.
研究石油中有机酸的生成过程对研究储层改造、石油润湿性及页岩油可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热压生烃模拟实验基础上,对Ⅲ型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油中的非烃馏分进行了负离子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研究了烃源岩生成有机酸过程。对样品生成有机酸分析表明,在整个演化过程烃源岩都能生成有机酸,在低演化阶段主要生成脂肪酸,随演化程度的升高,脂肪酸丰度快速减少,芳环酸开始大量生成。随演化程度的增加,芳环上短链取代基发生断裂,并促进了有机酸的缩合,使得生成的有机酸缩合度逐渐提高,高碳数有机酸逐渐减少;烃源岩生成脂肪酸系列中存在偶奇优势,生成的C16、C18脂肪酸存在异常高丰度, C16、C18脂肪酸异常丰度现象可能是污染造成的,是否与烃源岩类型及成熟度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次生孔隙是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其中长石溶孔为最主要的次生孔隙类型,其次为岩屑溶孔、晶间孔及沸石溶孔。基于铸体薄片研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阴极发光分析、物性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自生高岭石和长石含量、长石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岩石物性、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的延长组上部地层(如长1、长2油层组)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受控于区域性的大气水溶解作用,而远离不整合面的延长组下部地层(如长8油层组)次生孔隙的形成则更多地受到埋藏成岩过程中与长7烃源岩有关的有机酸的影响,尤其是靠近长7生烃中心区域的长8油层组受到有机酸的影响最为强烈。因此,在进行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碎屑岩储层质量预测时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油层组的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式。  相似文献   
100.
采用酸渍的方法制备鲢鱼鱼糜凝胶, 研究醋酸、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酸的浓度对酸渍鱼糜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 醋酸浸渍制备的鱼糜凝胶其TPA参数最高, 甚至超过传统的加热鱼糜凝胶。其中利用3%醋酸制备的鱼糜凝胶pH为4.3, 色泽比加热鱼糜凝胶白, 但持水性能较差。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 制备的酸渍鱼糜凝胶的主要蛋白组分与加热鱼糜凝胶类似。酸渍鱼糜凝胶经体外模拟胃肠液二相消化后, 发现90%以上的蛋白可以被消化。本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酸渍方法可以制备新型的淡水鱼糜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