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47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3370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扬子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矿化集中的时空分布 “扬子型”铅锌矿床在准地台周边及其隆起的碳酸盐中分布很广,成矿时期从南华纪至早古生代,最重要的有南华系莲沱组(彭山式),震旦系陡山沱组上部(董家河式),震旦一寒武系麦地坪组(大渡河式),下寒武系清虚洞组(花垣式)。除此,在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也有发现。这类矿床形成于晋宁造山后扬子地台伸展裂陷构造环境,是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产物。空间上主要分布以下地区:  相似文献   
22.
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50年以来的全国六大流域19个重点控制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量观测资料,以1980年为界,分析各站实测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以及集中期的变化;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诊断了各月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1980年以来,全国六大流域的月径流发生了时空变化,除海河的石匣里、响水堡站和黄河花园口站年内径流不均匀性和相对集中度较小以外,其它站的年内径流不均匀性和相对集中度较大,以松辽流域为最大;此外,南方流域各站冬春季(12~3月)的径流均呈现增加的趋势,5月份呈现减少的趋势,7月份呈现增加的趋势;北方流域各站冬春季(1~5月)径流呈现减少的趋势,以海河流域各站、松辽的铁岭、黄河利津站和淮河的吴家渡站减少趋势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3.
河南卢氏发现黄土旧石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报道了在河南卢氏发现的3个旧石器地点:石制品出自S1的Ly15地点;在S3,S2和S1中均有旧石器发现的Ly13地点;出自S2的Ly14地点。3个地点的石制品均以石英岩砾石为原料,锤击法打片,石器数量较少,有手镐、刮削器,这些发现为探索中国南北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王海芝  程捷 《第四纪研究》2008,28(6):1090-1097
周口店地区的古环境变化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中更新世时期,而缺乏对早更新世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缺少保存完好的早更新世沉积记录造成的。随着对20世纪80年代在周口地区发现的东洞剖面,发现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早更新世剖面,为研究早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特征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为了重建早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特征,利用XRF对东洞洞穴沉积物的主要元素(SiO2,Al2O3,Fe2O3和CaO)的化学组成进行了高分辨率分析,同时对沉积物中的FeO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东洞剖面沉积物的主要化学组成为SiO2,占41.6%~58.9%,其次是Al2O3和Fe2O3,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69%~29.63%和5.00%~9.81%。Al2O3和Fe2O3在剖面上与SiO2含量成明显的镜像变化关系,显示出Al2O3和Fe2O3对沉积物中SiO2含量的稀释作用。另外,Fe2O3与Al2O3在剖面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Fe2O3主要富集在富铝的矿物中。从元素含量在剖面的上分布看,东洞剖面的化学组成发生3次大的波动,主要表现为SiO2和FeO含量增高,而Fe2O3与Al2O3含量的减少。这3次波动分别出现在剖面的15.3~14.6m,11.0~9.9m和8.40~7.84m深度处。在3次化学组成的波动出现的同时,指示沉积物风化程度和温度变化的Si/Al(SiO2/Al2O3)和FeO/Fe2O3比值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值增高,指示了3次大的干冷事件。另外,在剖面上部(10.00~7.84m,即第2次事件以后)SiO2/Al2O3和FeO/Fe2O3比值变高且波动频繁,表明自第2次干冷事件后沉积区的环境变得不稳定,逐渐向冷干气候转变。东洞剖面的地球化学记录(SiO2/Al2O3和FeO/Fe2O3)与泾川黄土剖面的粒度曲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支持了东洞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与黄土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具有一致性。通过与泾川粒度曲线的对比发现,东洞剖面记录的3次干冷事件在时段上分别对应于黄土-古土壤序列中的L26,L15和L13。  相似文献   
25.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Extensive organic-matter (OM) rich facies (black shales) occur in the Ordo-Silurian boundary successions in the Yangtze area, South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redox changes of the Yangtze Sea during the Ordo-Silurian transition, two OM sections (Wangjiawan in Yichang, Hubei Province, and Sanjiaguan in Zhangjiajie, Hunan Province) straddling the Ordo-Silurian boundary are studied. The measurements finish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contents of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pyrite sulphur, and different species of Fe, including dithionite-extractable Fe (FED), pyrite Fe (FeP), HCl-extractable Fe (FeH), and total Fe (FeT), in black shales, as well as other redox proxies, such as the SIC ratio, the ratio between highly reactive Fe (FeHR = FeD + FeP) and FeT, and the FeP/(FeP + FeH) ratio, known as the degree of pyritization (DOP). In the Wangjiawan section, the Middle Ashgill sediments have high FeHR/FeT ratios (0.20-0.77; avg. 0.45), high DOP values (0.21-0.72; avg. 0.54), and a relatively constant sulfur content independent of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By the contrast, the mid-early Hirnantian deposits generally have low FeHR/FeT ratios (0.10-0.35; avg. 0.21), low DOP values (0.11- 0.40; avg. 0.28), and SIC values are clustering on the normal marine value (SIC = 0.36). The late Hirnantian and early Rhuddanian deposit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Middle Ashgill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FeHR/FeT ratios (0.32-0.49; avg. 0.41), high DOP values (0.46-0.68; avg. 0.53) and fairly constant sulfur contents. These data suggest the occurrences of marine anoxia on the Yangtze Sea shelf during intervals of the Mid Ashgill, Late Hirnantian and Early Rhuddanian, and ventilated and oxygenated marine conditions during the mid-early Hirnantian time. The mid-early Hirnantian ventilated event was concomitant with the global glacial period, 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glacio-eustatic sea-level fall and subsequent circulation of cold, dense oxygenated waters  相似文献   
27.
在鄂尔多斯地块北部杭锦旗黑石头沟,于下白垩统砂岩之上发现了一层玄武岩。其SiO2(46.93%)较低而碱含量(K2O+Na2O=6.21%)较高,组合指数σ=8.0,含标准矿物Ne,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Ar-Ar激光阶段加热定年结果表明,该玄武岩具有126.2±0.4Ma的Ar-Ar年龄。年龄数据表明杭锦旗黑石头沟玄武岩形成于早白垩世,反映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发生了一次构造-岩浆-热事件,这与华北、乃至整个中国东部在早白垩世发生了较普遍的构造-岩浆-热事件具有一致性。这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可能引起深部流体自地下深部上涌及在地块内部运移,为各种成矿元素的迁移、沉淀、富集和成矿创造了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28.
《地图》2008,(5):144-144
那时候到香山春游是一种奢侈。一般来讲,我们过队日都是去景山公园的,不单因为景山地处京城中心,更因为景山公园对小孩是不收门票的。“那时候”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29.
报导辽宁北票下白垩统义县组尖山沟层松柏类金钱松属一新种Pseudolarix gaoi sp. nov. 和一个新联合种Pseudolarix chilitica (Sun et Zheng) Zheng, comb. nov.,前者是一个保存较好的带叶小枝,具长枝和短枝,长枝又可分为主枝和侧枝, 侧枝长短不一,其上着生有许多呈螺旋状排列的桶状短枝;叶在短枝上簇生,线形或披针状线形,扁平,上表面中脉不隆起,下表面沿隆起的中脉有两条气孔带;气孔为单唇式,极副卫细胞为伸长的长方形.后者是以分散保存的Schizolepis式的雌球果和果鳞、Pityospermum 式的翅籽、着生于短枝末端上的雄球果以及 Pityocladus 式的带叶小枝为代表.上述两种松柏类化石可能代表仅幸存于中国南方现生金钱松属单型种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的先驱分子.有一部分Schizolepis式的雌球果可能与金钱松属的起源与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30.
四川义敦地区早中三叠世义敦群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对四川义敦地区中下三叠统党思组、列衣纽涉及到的9幅1:5万区调图幅和18条剖面、沉积等厚线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主体部分在早中三叠世沉积环境经历了深海盆地海底扇中-外扇相→深海盆地浊流相→下斜坡相→上斜坡相→外陆棚相→外陆棚-上斜坡相的演化。岩相古地理图上的沉积等厚线显示,该区有上麻绒盆地和义敦盆地等2个沉积中心,在拉纳山一带还出出现有拗陷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