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青藏高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利用证据权重法进行了西藏日喀则地区金矿成矿远景预测,进而体现证据权重法在环境条件恶劣地区进行矿产预测的特点。经过对研究区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成矿构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区域金矿找矿模型,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11个证据因子图层。采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研究区成矿后验概率图,根据后验概率值的范围将预测区成矿可能性分为2个等级,圈定了4个后验概率值0.506~0.933为Ⅰ级成矿远景区、6个后验概率值0.121~0.506为Ⅱ级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2.
在全面分析了西藏日喀则市行政中心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后,对该工程桩基础施工工艺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证,最终确定采用超流态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并在工程桩施工前进行试桩,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日喀则群砂泥质复理石的浊积层序非常发育,包括富泥的粘性高密度浊流、砂质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Pickering及Hiscott(1986)的限制性泥质高密度浊流的沉积层序。其中,低密度浊流沉积层序的组合与鲍马(Bouma)层序很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沉积的粒度、粒级分布范围、层序厚度和相组合等特征的不同。沉积相序、古流向和物源分析表明,日喀则群复理石盆地的南侧主要发育单向物源的海底扇体系,而盆地北侧以发育双向物源和多种沉积流体的复合沉积为特征。值得指出的是,特殊的浊积类型——限制性泥质高密度浊流沉积的发现为论证日喀则群复理石盆地属残留盆地又提供了一条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西藏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的氦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日喀则地区蛇绿岩组合岩石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白朗的玄武岩具有比较均一的He同位素组成 ,3He/ 4He平均值为 5 35 9Ra;变橄岩的He同位素比值范围为 1 10 4~ 3 384Ra,平均为 2 383Ra;从东部的仁布和大竹到西部的下鲁和白朗 ,辉绿岩的3He/ 4He由低变高。采于吉定的新鲜辉绿岩平均高达 31 5 7Ra,该值接近于在夏威夷发现的高比值。分步加热法结果显示高R值的He是在低温步释放的 ,根据这种高R值的He可以推测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成因环境有地幔柱的作用 ,该构造带很可能出现过裂谷洋盆或未能发育成熟的深大裂谷带  相似文献   
35.
日喀则城市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喀则地质资料匮乏,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更加稀缺,该地区在此之前没有开展过地震勘探的工作.本文针对日喀则地区活动断裂,采用夯源为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结合小折射调查低速层,详细讨论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在该地区地质条件下实施隐伏断裂勘探时的地震仪器选择、方案设计、参数选取、数据处理、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拉堆—乃东断裂、抓各落断裂、毕定—甲舍拉断裂、甲岗—谢通门断裂的走向、产状、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为日喀则地区的深浅构造关系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36.
西藏仲巴县穷果北部日喀则弧前盆地地层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区内发育完好并保留下来的白垩纪—始新世地层的研究,海相白垩纪日喀则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昂仁组、帕达那组、曲贝亚组;古新世—始新世错江顶群包括下部曲下组和上部加拉孜组,整合覆于错江顶群之上的“如角藏布砂砾岩”为弧前盆地封盆粗碎屑岩。日喀则群与错江顶群在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及构造地质学诸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两群之间,更确切地说,曲贝亚组与曲下组之间呈不整合接触,该不整合形成于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与丹尼期之间。该区日喀则弧前盆地完整的地层序列全面再现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两板块的碰撞和新特提斯洋的彻底关闭发生在弧前盆地封盆粗碎屑岩沉积结束以后,这比原来认识的要晚些。  相似文献   
37.
王丽 《今日国土》2014,(12):34-35
日喀则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国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下辖1个市辖区、17个县。  相似文献   
38.
疯狂的天路     
四脚朝天 《地图》2014,(6):94-105
羊卓雍错9月的拉萨河畔,杨树渐黄,秋意微凉。我和朋友一行10人分别乘坐两辆越野车,开始了大北线之行。第一个目的地是距拉萨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羊卓雍错(简称“羊湖”)。羊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细长的湖面在山间曲折蜿蜒,长达130多公里,除非从空中俯瞰,否则根本无法看到她的全貌。我们从曲水县的东嘎穿过雅鲁藏布江大桥,车子沿着山道翻越5000米的冈巴拉山后,隐于群山之间的羊湖突然出现在眼前。刚刚看过滚滚而去的雅鲁藏布江水,此刻面对的羊湖则波平如镜,狭长的湖面如身姿婀娜的仙女,静卧在群山的怀抱中,与白云嬉戏。蓝绸似的湖面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任夏雨冬雪、春暖秋凉的转变,她只借天光云影精心装扮自己的美丽。此刻的我们已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只是,才相见,便要分离,我们依依不舍的赶往我们第一天的住宿地——日喀则。  相似文献   
39.
西藏日喀则江当及其毗邻地区植被组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河谷风沙地貌最为发育的日喀则宽谷段及其毗邻山地植被的植物区系组成表现为日益旱化和寒化过程中发生的温性中旱生、旱中生植物为主,带有北温带区系成份性质。由于区系发展的时间短,属的分化显得微弱,形成许多寡种、属的科。其植被受基质及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影响表现为明显的垂直性分异。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砂生槐等为主的河谷沙地植被的特点得以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