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307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559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非均匀下垫面湍流通量观测的印痕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谷亮  刘绍民  蔡旭晖 《大气科学》2008,32(5):1064-1070
利用2005年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开展的非均匀下垫面观测实验的观测数据,分别处理了涡旋相关法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测得的感热通量,并运用印痕模型对数据进行“源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上,涡旋相关的测量值由于混杂了其他下垫面的通量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观测区域的湍流特征,存在着观测误差。而LAS观测出现的低估问题则与掺混高度和“源区”有关。通过用印痕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后,以上问题均得到很好的改善,订正结果与LAS观测通量的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实验结果验证了印痕模型在非均匀下垫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2.
风廓线仪与气球测风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风廓线仪和气球同步探测风场资料对比,分析了风廓线仪探测风场资料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稳定天气过程中,由于风廓线仪的探测盲区和地物杂波的影响,自地面至高空200m范围内,廓线仪探测的风向、风速与气球探测的风向风速值有一定偏差,200m高度以上风廓线仪和气球探空所测得的风场廓线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复杂天气过程中风场廓线形状出现较大偏差,主要原因是由于气球探空资料在各高度层之间的整体连续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风廓线仪的观测资料无论在各高度层之间还是整体连续性方面都明显好于气球探空。这与在较高海拔地区,气球观测期间的大气局部不稳定有关。由于气球在经过某高度层时的取值明显受到当时大气层局部小湍流活动或者较强的下沉或上升气流影响,使气球经过该点时的位移与其相邻两点之间出现明显的飘逸,从而造成气球在某个高度范围内的风资料观测值出现较大偏离。但由于探空气球的资料不连续,无法准确判断气流扰动情况,而风廓线仪获取的不同高度上的风资料是10min内的平均观测值,一般不受小范围的空气扰动而出现较大偏离,另外,风廓线仪的观测是连续的,每组观测值之间只存在10min的时间差,通过对前后几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当时气流的扰动情况。因此,风廓线仪探测在资料的连续性和分析气流扰动情况,尤其是大尺度湍流活动方面更有探空气球不可替代的作用,风廓线仪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中较高浓度的悬浮细颗粒可能对人类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根据该项研究显示,由于心脏病、慢性呼吸问题和肺功能指标恶化而导致死亡率的升高与细尘粒子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已经促使欧盟于1999年4月出台了限制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氧化氮、铅和颗粒物含量的法案(1999/30/EC),对各项指标包括对可吸入PM10颗粒的浓度提出了新的限制性指标。PM10颗粒是指可以通过预分级器分离采集的气体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细颗粒。目前研究的兴趣重点逐步偏向PM2.5这些更细微颗粒物,PM2.5这种颗粒物对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欧盟指令2008/50/EC中,对PM10和PM2.5都提  相似文献   
994.
生物燃料来源于可再生的有机材料。绝大多数的生物质材料是植物产品或废物,如粮食、油料作物、木头、木板、树皮或碎屑。这些生物质材料由于可以作为替代能源而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准确测定生物燃料中的主次量元素的分析方法。生物燃料中Al、K、Na、Ca、Mg、Fe和P等主要灰分形成元素,与生物质热工艺转化过程中的灰融、沉积形成和腐蚀等问题有关。而As、Cd、Co、Cu、Cr、Hg、Mo、Mn、Ni、Pb、V、Zn等次量元素由于大气排放问题也十分重要。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方法来分析固体燃料中的主量和次量元素;但是测量的精度仍不理想。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生物质燃料中的灰分形成元素具有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995.
航摄仪与机载激光雷达等新型航空遥感测量装备发展迅猛,航测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海岸带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深入。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上述装备的海岸带遥感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应用研究方向差异,结合海岸带特点,指出该领域发展趋势,为促进航空摄影测量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海岸带测绘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96.
土体渗透性参数的测定是解决与水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所在。为使现场原状土体饱和渗透系数的测定更为准确,通过一种易于安装和固定的防蒸发型双环入渗仪,研究黄土的入渗规律与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黄土的入渗分区可分为饱和区、湿润区与干土区,其中饱和区的入渗深度约占总入渗深度的1/2,而湿润区土体的饱和度在70%以上,这一特征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假设较为接近,但在应用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规范法(SL237-042-1999)求取黄土的饱和渗透系数时,发现该法会高估黄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因此,结合Green-Ampt入渗模型与土水特征曲线主要增湿路径的特点,提出了能合理测定现场黄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双环入渗法,对Green-Ampt入渗模型参数加以修正,即直接采用干土区的初始基质吸力水头值,且该值由张力计实测或由主要增湿曲线求得;需采用入渗试验前期的平均入渗率;所对应的湿润锋发展深度需经由水分传感器实测而得。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能合理估算现场黄土的饱和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997.
用CHAMP加速仪数据校验太阳活动峰年的大气模型精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宏波  赵长印 《天文学报》2008,49(2):168-178
介绍CHAMP星载加速仪数据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证实仪器的x轴存在故障.为了研究太阳活动峰年大气模型的精度,处理了2001至2002年的加速仪数据,利用切向非引力加速度反算大气密度.然后从统计的角度分析DTM94和MSIS90大气模型的误差,得到一些定量的结论,太阳活动峰年DTM94的误差为30%-35%,MSIS90的误差为25%-30%,MSIS90比DTM94误差小,模型间最大差异约10%.  相似文献   
998.
轻便式气球、火箭高空大气探测共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对高空大气探测日益增多的需求,而常用的接收、跟踪定位设备却比较笨重而 且灵活性差,不能适应既需要机动灵活又能适合于多种场合使用的要求. 本文介绍通过提 高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同时采用宽波束接收天线,研制了一套低成本、轻便式高空大气探测简 便系统. 〖JP2〗该系统调频发射机和高空大气探测有关仪器和地面抛物面接收天线、低噪 声接收机及数据处理设备组成. 主要用于探空气球和微型火箭对高空大气探测数据的接收和 处理  相似文献   
999.
设计反应谱长周期区段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本文利用近20年国内外大地震时获得的数字强震仪记录分析强震动的长周期分量特性,给出了不同场地上的平均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拟合曲线。结果表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设计谱的特征周期和长周期谱值明显偏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周期设计反应谱的修正建议。文中还根据统计分析提出了不同阻尼比的反应谱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000.
LN-3型数字水位仪目前占据着我国地震水位动态观测新技术的主导地位(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2)。它主要用于地震地下流体高精度井孔水位观测和同层水温观测。其水位传感器为GPR-1型设入式水位传感器,利用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方法来测量水位。传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