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878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不同温压下岩石弹性波速度、衰减及各向异性与组构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刘斌 《地学前缘》2000,7(1):247-257
结合岩石组构分析 ,阐述了岩石弹性波传播速度和衰减以及它们的各向异性与岩石组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对具有很强晶格优选方位的岩石样品的研究表明 ,随着围压的增加 ,波速和Q值均增大 ,但是在相互正交的 3个方向上 (垂直或平行于层理面及线理方向 )增大的速度并不相同 ,这与微裂隙的逐渐闭合密切相关。观测到的波速和Q值的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 ,波速各向异性主要与定向分布的微裂隙和主要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等构造因素有关 ;高围压下Q值各向异性与速度各向异性正好相反 ,可能是由于定向排列的矿物晶体沿不同方向其边界之间接触程度不同造成的。对岩石组构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岩体的变形机制、变形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有关的热力学信息 ,还可以对宏观岩石的各种物理性质 ,尤其是力学特性 ,从微观机理上加以解释。文中特别强调了岩石组构分析对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方解石是芙蓉锡矿田重要的脉石矿物。根据芙蓉矿田白蜡水矿区和狗头岭矿区不同产状(云英岩型、蚀变岩体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矿石中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两矿区成矿期热液方解石具有两种稀土模式,LREE(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和相对平坦型。其中,蚀变岩体型方解石所具有的相对平坦型稀土模式代表了LREE带出后残余热液的稀土模式特征,而云英岩型和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型方解石的LREE富集型稀土模式与骑田岭新鲜花岗岩类似,表明成矿过程中没有LREE明显带出的迹象,残余热液继承了岩浆期后热液的特征。成矿流体来源于骑田岭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103.
刘俊来 《地质通报》2007,26(1):21-21
2006年11月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办,桂林工学院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单位协办的“第八届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专业组主任北京大学刘瑞殉教授、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振民院士、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俊来教授和来自全国各地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50多名专家、学者交流了有关显微构造教学与研究成果,提交学术论文30多篇,就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术前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13地层普遍发育了很好的碎屑岩,储层物性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为了认清柴西北区E13有利储层的分布规律,在岩心观察、显微分析和各种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划分了本区成岩作用序列,并通过热力学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成岩作用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存在四次较大规模的成岩作用,第一次是白云石胶结及交代作用,第二次是方解石的胶结与交代作用,第三次是胶结物的溶解,第四次是晚期硬石膏的胶结及交代作用,而油气充注发生在溶解作用之后硬石膏胶结作用之前.另外,压实和压溶作用贯穿整个成岩作用过程.各种成岩作用都是在一定的热力学体系下进行的,通过细致的热力学推导,绘制出包含方解石、白云石和硬石膏等矿物相在内的五组分相图,从而得到了成岩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5.
东天山秋黄韧性剪切带位于新疆东部两大板块碰撞接合地带,东西延长逾600km,由石炭系组成,规模巨大,分带明显,宏微观变形标志清晰,石英C轴组构呈点极密型,分为四期变形,序列演化明显,应变测量属平面单剪,剪切位移量达75km以上,存在脆韧性变形转换,变形时代为海西中晚期,强弱应变相间排列的标度不变性特征明显,变形机制属地壳中深层次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与板块间的俯冲碰撞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控制着金铜矿分布。  相似文献   
106.
浙江东南地区的萤石型金矿,系一新类型金矿床。矿石学研究表明,其主要工业矿物为银金矿,与之共生的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铝矿、闪锌矿、辉银矿等。矿石结构构造有多种,矿床的形成有多期次。成矿与硅化,黄铁矿化和萤石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7.
清江高坝洲地区古岩溶角砾岩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增银  沈继方 《地球科学》1998,23(5):524-528
古岩溶角砾岩是在特定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岩,是记录岩溶发育环境和形成时代的“化石”通过对高坝洲地区古岩溶角砾岩发育特征及取样分析测试研究,查明该类岩角砾岩属于岩溶崩塌角砾岩,胶结物方解石晶体是中低温热水溶液中CaCO3沉淀形成的,形成时间是上新世。  相似文献   
108.
不同阻垢剂对方解石和磷酸钙表面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京  陆婉珍 《岩矿测试》1998,17(4):241-248
采用微电泳法考察了15种阻垢剂对方解石和磷酸钙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药剂中,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次磷酸调聚物对难溶盐表面电位影响最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影响最小。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的溶垢能力和对表面电位的影响都较强。各种药剂对两种难溶盐表面电位影响的排序差异不显著。根据配位化学和表面化学原理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9.
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地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填出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的分布图,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岩墙的地质产状、主矿物类型、岩石结构、人工重砂矿物组成、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反映了白云鄂博矿区周围火成碳酸岩岩墙的岩浆演化分异过程存在差异。对于研究白云鄂博矿区铁与稀土的矿化提供了物质来源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以西天山地区为例,讨论了岩石磁组构造混杂岩带和韧性剪切中的作用和功能。指出岩石磁组构的某些参数能反映混杂岩带的变形类型,磁化率椭球体三个轴的方位在混杂岩基质中分布有规律,而在岩块中没有规律。在韧性剪切带中,磁组构的各向异性度P值绝大部分大于1.1,并有变化。磁面理的产化变化可用来求出韧性剪切带的位移量和变形路径。磁组构的L-F参数图可确定韧性剪切带的类型,最小主磁化率的方位可用来确定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