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沙尘暴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查明沙尘来源对防沙治沙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中国北方7地2021年“3·15”沙尘暴期间降尘样品,分析粒度组成和核素(235U、232Th、226Ra、137Cs)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西宁、兰州、西安、北京、济南和临沂6地降尘以粉粒为主,核素含量特征表明降尘是远距离搬运的风尘沉积或吹蚀起的附近黄土。除中卫和西安外,其余5地沙尘的137Cs比活度远高于农耕地,低于植被覆盖度高的草地,沙尘的主要来源应不是农耕地,而是覆盖度低的侵蚀草地。西安沙尘的137Cs比活度与农耕地相近,农耕地可能是沙尘的主要来源。中卫沙尘粒度粗,137Cs比活度极低,沙尘来源于毗邻的腾格里沙漠。  相似文献   
62.
基于2019年4月、7月、10月、12月渤黄海共享航次取得山东半岛东部近岸H01和H02站位多个季节沉积物样品,通过低本底γ能谱仪分析得到其表层沉积物放射性核素7Be、210Pbex、228Thex和137Cs活度数据.结果 表明,短半衰期核素7Be、228Thex与长半衰期核素210Pbex、137Cs在同一站位的季...  相似文献   
63.
64.
光释光测年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球科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的年代学研究,而如何准确测量环境剂量率是光释光测年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利用丹麦 Ris. Nutech所提供的铀( U)、钍( Th)、钾( K)等标样,标定了实验室的 RGS-19A型 NaIγ谱仪。选择不同类型沉积物,进行了不同测量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测量时间增加,测量误差减小,在测量时间达到 6h就可满足其要求,可作为测试样品的固定测量时间;进一步对于岩性均一以及岩性不均一的 36个地质样品开展了 Ris. NaIγ谱仪法与 ICP-MS法, Ris. NaIγ谱仪法与中子活化法测定环境剂量率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样品两组不同方法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1σ),NaIγ谱仪与 ICP-MS法及中子活化法的剂量率平均之比为 1.13±0.03(n=36)。说明研究仪器测量结果是可靠的,此仪器 Ris.NaIγ谱仪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沉积物光释光测年的环境剂量率测量中。  相似文献   
65.
中国土壤中主要放射性核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其中土壤放射性核素对环境污染尤为严重,对人类自身也造成很大威胁,因此,近年来引起人类高度关注。深入了解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空间分布,对于更好地应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威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有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由于经典统计方法不能反映环境变量空间分布模式,目前在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空间分布的研究中主要运用了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针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种类、危害及空间分布研究方法和现状作出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66.
核电工程地质(三)古迅(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4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及其推导方法4.1运行基准地震(SL-l)和安全停堆地震(SL-2)每一个核电厂厂址都必须估计其设计基准地震地面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67.
7Be在土壤侵蚀示踪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7Be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由对流层和同温层大气中的氧和氮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分裂生成,其半衰期为53.3天,7Be通过连续的干湿沉降作用到达土表,被土壤颗粒紧密吸附,其土壤环境化学行为与137Cs相似,因此,可以用于示踪某种特定土地利用方式或侵蚀事件下的土壤侵蚀作用的强度,空间分配以及季节性变化,7Be技术可与其它反映中长期土壤侵蚀的放射性核素(137Cs,210Pb)示踪技术相结合,共同表征某个流域的土壤侵蚀状况,对7Be示踪技术现有的土壤侵蚀速率定量估算模型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各自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8.
吉林小龙湾沉积速率的210Pb和137Cs年代学方法测定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威岚  薛滨 《第四纪研究》2004,24(1):124-125
吉林省辉南县、靖宇县境内有很多小型湖泊(人称龙湾),属火山成因,也可称作玛珥湖[1]。其中小龙湾(42°18′N,126°22′E),位于辉南县境内,湖面海拔655m,近椭圆形,湖泊长、宽分别约400m和250m,是该区最小的一个积水玛珥湖,湖泊周围无地表径流输入,湖泊面积基本等同流域面积。周围山体海拔约700m,植被茂盛,主要由多旋回、互层的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包括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2001年6月在湖泊中心部位水深14.41m处,用重力取样器钻取湖泊沉积岩心,岩心长49cm。该孔沉积岩性均一,  相似文献   
69.
报道中国甘肃北山地区1号二长花岗岩岩体中原状(未提纯)填隙黏土吸附U(Ⅵ), 234U(Ⅵ)和238U(Ⅵ)的实验结果. 该二长花岗岩体是中国高放废物(HLW)处置库的预选库址之一. 实验结果表明, 在近中性条件下, U(Ⅵ)的吸附率最高(占总量的92%), Kd (分配系数)=1226 mL/g. 填隙黏土对放射性元素具有大的吸附容量, 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主岩必备性质之一. 在本次研究的实验条件下未发现该类黏土对放射性核素234U(Ⅵ), 238U(Ⅵ)的选择性吸附现象. 最后, 用表面络合模型(SCM)模拟计算了该类原状黏土对U(Ⅵ)的吸附特征.  相似文献   
70.
在土耳其,燃煤电厂产生大量同煤有关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通过多种方式被收集起来。目前,在土耳其,煤灰的堆积量以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速度增加,大约1%的煤灰使用于各种产品,如混凝土、处理路面的聚合物等。煤经燃烧后,物质的损失导致废弃物质中大多数放射性核素浓度的升高。本项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煤、粉煤灰、飞尘中放射性化学元素的浓度,评估Yatagan热电场周围地下水中镭同位素总的活动性。结果显示,热电场附近的废物处置场存在着放射性极大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