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0篇
  免费   1991篇
  国内免费   2637篇
测绘学   448篇
大气科学   2553篇
地球物理   1576篇
地质学   6009篇
海洋学   1233篇
天文学   231篇
综合类   732篇
自然地理   128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636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20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602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40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34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5 毫秒
991.
袁万明  白宜真 《地质论评》1992,38(5):389-397
北京大庄科花岗杂岩普遍含有微粒—细粒暗色包体,其中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含包体较多,二长花岗岩含少量包体,淡色花岗岩和闪长岩含包体甚少。在含包体较多的岩体内,包体在岩体中部的分布量较多。计算结果表明,包体越小沉浮半径愈大、参数F值愈小的岩体,含包体愈多;岩体内岩浆上升速度大、包体下沉速度小以及F值小的部位,包体滞留量大。各岩体包体分布的多少,是由包体在寄主岩浆内的扩散系数、混合程度、岩浆携带力和基性岩浆混入量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2.
本文详细分析了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凯奥蒂湖地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发展的非常有序的过程.对凯奥蒂湖地震序列,在三种情况下分别做出34次地震的断层面解.分析了美国地质调查局观测报告中地震初动的可信性.论证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地壳模型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壳模型对于求断层面解的等效性.与唐山地震序列相比,凯奥蒂湖地震序列表现出4个主要特点:1.震中分布呈规则的狭长条带,与断层的关系密切;2.断层面解中出现的矛盾初动少;3.断层面解之间的一致性好;4.断层面解随时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都表明,凯奥蒂湖地震序列比唐山地震序列特征简单,前者基本上是沿卡拉维拉斯断层发生的面破裂,而后者却是在一定震源区中发生的体破裂.唐山地震序列的特征在中国大陆是有代表性的.若凯奥蒂湖地震序列的这些特点,在加州也具有代表性,则这两个地震序列的差别,可以作为美国加州地震比中国大陆地震发生环境和发生过程都简单的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93.
宁芜火山洼地位于华北、华南两大板块间的扬子地体内。主构造线由古生代近东西向至中生代转为北东—北北东向,导致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宁芜火山洼地。洼地内的五个火山喷发旋回从老到新分别为:晚侏罗世龙王山旋回、早白垩世大王山、姑山、白头山、娘娘山旋回。区内铁、铜、硫矿产多数与大王山旋回,金矿主要与娘娘  相似文献   
994.
讨论了喀拉通克矿区工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含矿岩体及矿体地质特征、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作用等,建立了相应的成岩成矿模式。该模式认为,喀拉通克Ⅰ号含贵金属硫化铜镍矿床是一叠生矿床,它是由深部熔离作用形成的富含硫化物的含矿岩浆,侵位后经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纯硫化物矿浆就地结晶和挤压迁移作用以及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类型属岩浆熔离型。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利用橄榄石温度计、压力计的方法,计算金川超基性岩体主要含矿岩相成岩的温度压力条件。根据计算所得的温压数据、矿石结构特征、含矿岩相的相互接触关系及储量分布,判断矿床成因主要属于深部熔集型,并根据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平衡扩散方程,探讨硫化物(Ni~(2+),S~(2-))和硅酸盐熔浆(Si_4~(4-))产生熔集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6.
温泉岩体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沉降带交界的尚义—赤城深断裂中,岩体围岩为中下太古界桑干群变质岩系,其变质程度达角闪-麻粒岩相,原岩为大陆拉斑玄武岩。近年来在该区域发现了许多金矿床(点),空间上与岩体关系密切。 1.岩体地质特征该岩体呈不规则的岩株状出露,北西向廷伸,长19km,宽1.5~4km,岩体分带明显;中心相为钾长花岗岩,肉红色,似斑伏,巨粒花岗结构,斑晶一般3~5cm,个別可达10cm以上,含量40%~50%,以自形钾长石为主,少量自形斜长石,局部  相似文献   
997.
地球化学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30年来热力学在地球化学领域各方面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使人们对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成岩成矿条件及模式,地壳及地幔演化等各方面得到了实际的应用。热力学已成为矿物学家,岩石学家、矿床学家及地球化学家的主要理论工具之一。随着它的发展与成熟,其局限性也逐步暴露出来,即它只能处理平衡态(或近于平衡态)的问题,无法确定反应的路径及解决速度问题。自然地球化学过程有些  相似文献   
998.
弥散理论是污染质在含水层中运移模型的基本理论.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争议.本文对污染质在含水层中运移的弥散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应用MOC水质模型对弥散参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在一般情况下,污染质在含水层中的运移主要受对流作用控制,弥散参数的变化对水质模型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弥散作用对污染质的运移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