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内罐影响下LNG储罐外罐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虑内罐在不同方向地震动时对LNG(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罐的影响,对有内罐和无内罐情况下LNG储罐外罐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有内罐时地震响应比无内罐时小,内罐的存在对LNG储罐抗震有好的影响;竖向地震波对结构振动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82.
围绕当前及未来大数据在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文章旨在探讨其研究方向或内容,从而提出前瞻性的认识。具体内容包括场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现有数据库的扩展、大数据驱动的场址评价体系研究、云平台研发及大数据分析模拟研究等。  相似文献   
83.
《岩土力学》2017,(Z2):349-359
为研究爆破开挖对围岩的损伤,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设施(北山坑探设施)开展了开挖损伤区(EDZ)的研究。对多个爆破回次开挖全过程进行了声发射监测试验,根据声发射撞击数演化特征,将爆破开挖围岩的损伤过程分为爆破损伤段和渐进损伤段,分析了声发射信号频率演化规律。根据两阶段信号参数特征分析了对应阶段微破裂机制,通过高频探地雷达圈定了开挖损伤区范围,发现各回次开挖损伤区的厚度与声发射撞击数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并分析了室内及现场试验岩石(体)的"蠕变"特征与声发射演化规律。分析认为,爆破后声发射演化特征是围岩渐进损伤过程的直接体现,渐进损伤在位移上表现为"蠕变"特征,声发射能有效地表征围岩的变形过程及其所处的损伤状态。研究成果对声发射现场应用表征围岩的损伤状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两种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滤纸法和压力板法对Kunigel-V1和高庙子两种膨润土进行试验研究,量测不同孔隙比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土-水特征曲线与孔隙比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种膨润土的土-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用吸力与含水率的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在吸力较大的情况下,孔隙比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不大;用吸力与饱和度的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土-水特征曲线随着孔隙比的减小向右上方移动,即在吸力一定的情况下,饱和度随着孔隙比的减小而增加,并且此变化接近于线性变化。另外,孔隙比相同时,Kunigel-V1和高庙子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比较接近,即两种膨润土的持水特性比较相近  相似文献   
85.
岩石热破裂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程中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对我国高放废物重点预选场址甘肃北山的花岗岩开展室内热破裂模拟试验研究,采用多通道温度测试仪、声发射、波速层析成像和数码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该花岗岩热破裂过程。试验表明,(1)热破裂从试件端部开始产生,逐步向内缓慢扩展,表现出分段性和独立性;(2)根据声发射撞击率可将热破裂可分为稳定热损伤、宏观裂纹形成、宏观裂纹扩展、裂纹冷却闭合4个阶段,声发射定位的时空演化规律清楚地揭示了裂纹从试件上端部向内部扩展的规律;(3)波速层析成像指示了宏观裂纹位置及高温对岩石造成显著损伤的区域,热应力产生的损伤集中在试件边界,范围小,损伤严重,高温造成的损伤集中在钻孔附近高温区,范围较大,损伤略轻微;(4)监测多通道温度,获得了试件内的温度场并为数值模拟参数选取提供验证,采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了热力耦合数值模拟,从机制上初步解释了热破裂现象,研究认为综合声发射实时监测热破裂过程和波速层析成像能实现对热损伤的量化的特性可实现岩石热破裂的动态监测和损伤量化,为今后地下实验室相关试验的开展和认识高放废物处置长期稳定性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6.
高放废物选址是一项万年大计工程,需要多个预选场地的综合比较,决策废物处置库的具体选建场地.论述了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新疆的自然环境,水资源、花岗岩体和缓冲/回填材料的分布,以及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因素,讨论了在新疆选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87.
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同位素水文学研究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丰  郭永海  王志明 《铀矿地质》2012,28(2):114-119,83
甘肃省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重要预选区之一,花岗岩是处置库候选围岩。10余年来,在北山地区开展了水文地质和同位素水文学调查、研究工作,为场址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水文地质依据。今后,在深入开展预选区水文地质研究工作中,应进一步开展同位素水文学研究,示踪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揭示水循环过程,测定地下水滞留时间和流速等,以获得高放废物处置场址特性评价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资料。  相似文献   
88.
简要论述了美国尤卡山项目研发的历史进程,讨论了该项目目前的进展状态,以及由此引出可供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值得思考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目前尤卡山项目进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而不是场址的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因素。关于该项目的不同意见之争还将会继续下去,最后可能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和法律途径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9.
放射性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制约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处置场地核素运移污染的风险问题,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及其选址、核素运移试验和核素运移模型进行了回顾和论述.指出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进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处置场的选址应遵循就近原则,并应从环境水文地质的角度来构建...  相似文献   
90.
梁子 《地理教学》2011,(4):1+65-F0002,F0003
要说,我所见过的穷人已不计其数。 可是,见过穷的,也见过穷开心的,却没见过穷得一无所有,却乐得欢欣鼓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