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6篇
  免费   941篇
  国内免费   763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652篇
地质学   2938篇
海洋学   713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239篇
自然地理   43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沉降史和平衡剖面技术分别对柴北缘中、新生代盆地垂向上的升降史和水平方向上的伸缩史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中生代以来,柴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J-K)演化阶段和新生代(E1+2以来)演化阶段。中生代演化阶段(J1-J2),沉降史曲线具有伸展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伸展为主,最大伸展率和伸展速率分别达1.9%和19.48 m/(Ma·km)。这是受柴北缘周缘地块和柴达木地块运移差异引起的拉张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伸展盆地性质。此外,由于柴达木地块的自身旋转,3个坳陷的沉降速率、伸缩率和伸缩速率也存在差异。新生代演化阶段(E1+2以来),沉降史曲线具有前陆盆地特征,平衡剖面恢复结果也以压缩型为主,最大压缩率和压缩速率分别为4.96%和14.09 m/(Ma·km),这是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场控制,因而具有前陆盆地性质。此外,受喜山运动各期的影响,各坳陷沉降速率和伸缩率均具有“幕式”渐进特点。  相似文献   
992.
末次间冰期以来对宁黄土剖面的热释光测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细颗粒热释光技术对陇西黄土高原会宁黄土剖面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的8个样品进行了年龄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线性内插和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会宁剖面深度-年代时间模式,以2种模式计算的S0/L1、L1/S1、S1/L2界线年龄与SPECMAP深海氧同位素1/2、4/5、5/6阶段的界线年龄可较好对比,这为末次间冰期以来会宁地区古气候演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本时间框架。  相似文献   
993.
伊宁盆地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对伊宁盆地北侧尼勒克剖面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盆地的沉积相及构造演化,探讨其生烃潜力及油气远景。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一好”的级别,有机质类型泥岩以Ⅲ1为主,煤为Ⅲ1、Ⅲ2型,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推测在盆地内部更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和保存。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省盐边县北部稗子田地区的专留系发育良好,牙形刺化石极为丰富,与上覆泥盆系连续沉积,并呈整合接触。该剖面为我国扬子区较为理想的志留纪地层剖面,其代表和反映了扬子区西部一种新的断陷盆地碳酸盐岩沉积类型,丰富了区内志留系的研究内容。笔者详细记述了稗子田专留系至下泥盆统下部剖面的岩性特征和生物化石的垂直分布状部,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区内新的地层系统,提出地层划分的对比依据和建议。新方案除对志留系底的黑  相似文献   
995.
平邑盆地官庄群固城组岩石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隋 《山东地质》2000,16(3):9-14
平邑盆地老第二纪沉积了一套以内胡相为主的岩石组合,称官庄群。其早期砀固城组以砾岩为主,夹含砾砂及砂质泥岩。《山东省岩石地层》定义的固城组层序因断层影响而与平邑盆地实际情况不符,其所划的下部红色粘土岩实为卞桥组一段,而红色粘土岩之下真正的固城组则被错划为白垩纪青山群。本文将固城组重新厘定为:不整合于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之上,整全于古新世卞桥组之下的一套以砾岩为主,夹含砾砂岩和砂质泥岩的岩石组合,并引述  相似文献   
996.
张宏达  刘书才等 《山东地质》2000,16(4):11-15,26
通过对明祖山剖面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肪区域地层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明祖山剖面可划分为五个牙形石带,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Cordylodus proavus陶系分界在青州地区已位于炒米店组之内部,而且整个两河口阶全部位于炒米店组上部。  相似文献   
997.
中国南天山西部冲断褶皱系前缘区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南天山冲断褶皱系是中-上新世以来形成的以薄皮滑脱为主的冲断构造,冲断作用导致了盆地内及周缘区古-新生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发主形变。本文对该冲断系前缘区 (巴音库鲁提北部至喀什地区 )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南天山冲断褶皱系从平面上分出了六个冲断褶皱带。从剖面上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冲断体系。冲断系的前锋为盲冲结构的构造三角带。冲断作用导致前锋区中新世以来层系变形、抬升并出露地表,本区有两个区域性的主滑脱面,冲断作用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是冲断层沿主滑脱面向前陆方向逐渐推进的结果。同时发育的次级冲断层导致冲断褶皱带的复杂化。文章同时指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的冲断扩展顺序为逆序。这与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活动方式相反,暗示着南天山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是独特的。利用平衡地质剖面的方法,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作出本区的构造横剖面图并进行了平衡恢复,从而得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前缘区上新世以来的南北缩短率为30 %,缩短量为 5 0km,缩短速率为 9- 10mm/a。  相似文献   
998.
寒武纪水石组总体为一套粉砂岩、泥岩、粒度较细,但据1:5万周田-黄坑幅的区调成果,水石组上部有一套厚约200m的细砂岩,位于水石组下部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与早奥陷世下黄坑组下部灰黑色含笔石硅质泥岩之间,它与上下层位岩性差别明显,延伸稳定,区域上也可以对比,据此新建了一个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石庄砂岩,它属水石组上部的特征岩性段。  相似文献   
999.
南雄盆地西部地区晚白垩世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雄盆地西部区晚白垩世地层厚达2600m,划分为南雄群(大凤组、主田组、浈水组)和丹霞组,大凤组划分为下、中、上三段,中段为泥质粉砂岩,上、下段为粗碎屑岩,厚450~900m,主田组的特征的发育大套湖相的粉砂质泥碉和灰质泥岩,且富含微体化石,厚838m,浈水组的的特征是粉砂岩、泥岩与砂砾岩与互层,且粗细相间,厚300m。丹霞组为粗碎屑岩,构成典型的“丹霞地貌”,厚600~1000m,南雄群产类女星介动物群,关坪似轮藻-新店扁球轮藻植物群,有孔虫、叶肢介、昆虫、腹足类、瓣鳃类和恐龙等化石,其生物群面貌与三水组、戴家坪组,分水坳组、跑马岗组,灌口组,宣南组、赤山组、王氏组、四方台组及蒙古的Nemegt组的生物群面貌很相似,层位大体相当,时代应属晚白垩世(可能属晚白垩世中-晚期)。红石寨-石塘一线以南的丹霞组为南雄群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华蓥山以西石炭系黄龙组沉积环境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发现四川华蓥山以西存在与华蓥山以东主力气层层位大致相当的石炭系黄龙组地层,并于华西1井测试获得工业天然气流。以往认为,海水来自东边,晚石炭世早时遍及川东,并浸延到川中,形成三面环陆,水域广阔的环形潟湖环境,研究区位于潟湖最西端。但对华蓥山以西近南北向,延伸100余千米的六口黄龙组全取心井的岩心研究后发现,与华蓥山以东的剖面沉积相存在较大的差别,海水咸度较华蓥山以东为低,且由南向北亦不断降低。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华蓥山以西黄龙组分布区的沉积环境并非是环形潟湖的最西部位。相反,海水来自西北方龙门山地区以华蓥山为界、与川东互相分割的独立的海湾—潟湖。研究区以北及西北至龙门山石炭系出露区之间的地腹区应该存在石炭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