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1篇
  免费   2026篇
  国内免费   261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10764篇
海洋学   43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36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530篇
  2014年   782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44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206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91.
Naturally existing stabl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are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sources. To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Sanggou Bay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density shellfish and seaweed aquaculture, the grain size, organic carbon(OC), total nitrogen(TN),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δ13C and δ15N)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ugust, sedimentary OC and TN ranged from 0.17% to 0.76% and 0.04% to 0.14%, respectively. In November, OC and TN ranged from 0.23% to 0.87% and 0.05% to 0.1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OC and TN(R=0.98, P0.0001), indicating that OC and TN were homologous. In August, the δ13C and δ15N of organic matter varied from-23.06‰ to-21.59‰ and 5.10‰ to 6.31‰, respectively. In November, δ13C and δ15N ranged from-22.87‰ to-21.34‰ and 5.13‰ to 7.3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major source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were marine shellfish biodeposition, seaweed farming,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Using a three-end-member mixed model, we estimated that the dominant source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was shellfish biodeposition, with an average contribution rate of 65.53% in August and 43.00% in November. Thus, shellfish farming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oastal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992.
澜沧岩群惠民岩组为一套岛弧沉积,近期1∶5万下景张等4幅联测区域地质调查中,将惠民岩组的火山岩划分为玄武岩类、安山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玄武岩类形成于洋中脊板块构造背景,安山岩类是俯冲初期前弧岩浆活动的产物.对惠民岩组火山岩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研究昌宁-孟连结合带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3.
高立强 《地下水》2014,(6):26-27
分析神府矿区马家梁村一带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径流及水位的影响,认为杨伙盘煤矿开采对该村西部地下水量的增减影响甚微。老张沟煤矿开采造成区内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孙营岔一矿开采后对地下水有影响。煤层开采是影响井水、沟流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爆破采煤将导致原生裂隙、裂纹数量的增加,致部分裂隙穿透上部隔水层,从而造成地下水漏失,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994.
研究区周湾南部长6~长7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通过对长6~长7储层的层内渗透率韵律性分析,层间的分层系数和砂岩密度进行统计、对比,储层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以及砂体的横向连通性进行研究,从而得出长6各小层非均质均较强,而长73非均质性强,长72非均质性弱。  相似文献   
995.
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矿区赋矿地层为三叠纪中统古浪堤组一段细碎屑岩,中性岩脉大量发育。矿体产于地层、脉岩及其接触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通过对不同期次、不同矿石类型的黄铁矿进行分布、形态、矿物组合、元素组成以及硫同位素的研究,发现不同矿石类型的黄铁矿形成于不同的深度和地质环境;主成矿期黄铁矿以五角十二面体为主,常具碎裂结构;严重亏铁亏硫,ω(Au)/ω(Ag)=5.54,ω(Co)/ω(Ni)=4.2,类似于卡林型金矿特征,又兼有岩浆型矿床的特征;矿体中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7.43‰~-8.62‰,与围岩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接近,说明硫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同时由于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作用对硫同位素分馏产生了一定影响,使重硫有所富集。  相似文献   
996.
对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梅勒图组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梅勒图组安山岩形成时代约为早白垩世中期(123~125 Ma)。锆石εHf(t)=(+5.84~+9.34),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412~553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山岩K2O含量较高,SiO2含量和Mg#值中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这些特征反映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源区为新形成的富集地幔。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后的陆内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王建军 《甘肃地质》2014,23(3):9-14
在北祁连西段三岔口等6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对祁青构造混杂岩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LA-ICPMS法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206Pb/238U表面加权平均年龄494±15Ma,相当于中寒武世,故将该混杂岩解体,部分归为中寒武世黑刺沟组。  相似文献   
998.
石棉县后沟是一条典型的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并存的泥石流沟。本文以石棉后沟为例,结合早期自然泥石流、矿产开采以来矿渣泥石流、以及2013年7 4复合型泥石流,总结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的复合效应,包括泥石流物源补给的多元效应、泥石流发展演化的逆转效应、泥石流起动发生的复杂效应、泥石流动力沿程的放大效应、泥石流致灾破坏的链式效应。对照泥石流对已建防治工程的破坏,提出了自然泥石流和矿渣泥石流复合型泥石流沟防治对策,建议充分利用起动位置和物源集中补给位置的差异,加强对中上游及支沟自然泥石流起动和运动的拦挡防治,最大限度减小自然泥石流对下游矿渣防护工程的基底侵蚀和冲击破坏,从而保障综合防治工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9.
文中简要介绍了华北北部土城子组区域分布、沉积特征和垂向充填序列。针对目前土城子组时代不定的现状,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的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年龄限定在154~137Ma。以往对土城子组进行的相关生物地层研究成果与土城子组时代一致。国际地层委员会(ICS)2013年提出将145Ma定为侏罗-白垩系界线年龄,这得到了特提斯喜马拉雅和安第斯地区最新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的支持,虽然最终确定这一界线还需更多高精度年代学的研究。再结合土城子组同位素年龄,提出土城子组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子组内部。国际地层界线及对比,特别是国际J/K界线应通过研究海相生物地层来完成,中国陆相J/K界线的确立应优先服从海相地层及其生物演化所划分的标志与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深水灰岩中可产有大量油气。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江组深水灰岩是深水牵引流(内波、内潮汐等)沉积的非重力流碳酸盐岩,深水灰岩及深水牵引流的研究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据钻井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详细研究了珠江组深水灰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珠江组深水灰岩埋藏成岩作用期间经历的所有明显变化都是破坏性的过程,原生孔隙缩减的主要原因为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及胶结作用。珠江组深水灰岩现今埋深2 920~3 220m,但仅经历了相当于1~1.5km埋深的机械压实、压溶作用,与较早进入超压旋回有关,且后期缺乏构造破裂,最终成为中—高孔、低—特低渗孔隙型潜在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