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本文探讨了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过程中业务审批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并以江宁区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主要架构和主要功能划分情况,为其他地区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中关于业务审批、业务流转软件平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2.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制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地籍管理系统在制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了空间数据库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制图中的应用,并研究了基于GIS技术的地理数据可视化原理和基于GIS的数字地图制图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于以上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及地籍制图的实现。  相似文献   
93.
陆佳 《浙江测绘》2002,(3):10-12
地籍信息是地籍的核心.其内容、形式以及组织方式直接关系到整个地籍管理系皖的实现架构和运行效率。本将根据奥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对地籍系统相关数据进行需求分析、阐述数据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
基于组件式GIS的工作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件式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将GIS融合到工作流技术当中,从工作流和组件式GIS的概念出发,提出基于组件式GIS的工作流模型.  相似文献   
95.
分析了柔性工作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现柔性工作流的建模方法,对工作流中主要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该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96.
基于GIS与工作流技术的图文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土地管理部门的需要。通过对GIS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分析,确定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通过GIS与工作流的集成,达到地籍图、文、表信息的统一管理,建成图文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7.
基于微工作流的可扩展GIS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微工作流及GIS业务流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微工作流的可扩展GIS模型,并根据功能领域、业务流程及单位组织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工作流引擎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模型具有较强的水平扩展能力和垂直扩展能力,对建设数字城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协同空间决策支持产生的背景,结合当前应用日益广泛的工作流技术,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协同空间决策支持的概念框架,描述了其技术实现方法与过程。给出了工作流中的决策者模型、空间数据库与模型库管理方法。以某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为例。对以上方法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
本文结合我国政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现状,讨论分析了电子政务应用中G IS技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归纳总结了电子政务工程对G IS技术所赋予的新要求,明确指出了传统G IS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局限性,接着详细阐述了O ffice G IS的总体技术架构,着重论述了O ffice G IS应用于电子政务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而提出了以O ffice G IS应对电子政务对办公信息系统和G IS无缝集成要求的技术思路,给出了基于O ffice G IS的电子政务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建设实例验证了O ffice G IS应用于电子政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网格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协作生产模型,分析了其质量控制策略,通过系统原型对本文思想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