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67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397篇
地质学   2475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4篇
自然地理   33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油层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微型构造的定义、成因、分类作了简要论述。提出“注入水油水界面”的概念,指出在油层内部油井水淹停产是由于此“界面”上升至油层顶面所引起。对微型构造影响油井生产的机理作了论证,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证明在通常条件下,正微井控制油层面积大于负微井,油水重力分异作用对正微井有利。引用莱弗里特方程证明正微井在注水开发中处于向上驱油的有利条件,而负微井则处于向下驱油的不利条件,还有部分低部位油向高部位运移。因此  相似文献   
992.
岫岩玉可分为瓦沟玉和细玉两类。瓦沟玉就是通常所称的岫岩玉,是岫岩玉的代表。本文介绍了岫岩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穆斯鲍尔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主要特征。从微量元素,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岫岩玉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的基础。本文用云南腾冲热泉水、勐野并钾盐卤水、青岛海洋水、贵州赤天化含油气水、贵阳雨水以及从贵阳森林公园腐殖土中提取的含腐植酸的水溶液,和自配的pH=1.0的含氯酸性水,对西南地区不同岩性的四种矿源岩样进行了加温浸泡溶解实验。另外还利用表生风化淋滤模拟实验装置对该四种矿源岩样进行了三种不同大气雨水的风化淋滤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酸雨和酸性水最容易形成高含量的成矿溶液;含腐植酸的水有时对多种金属也能形成较高含量的合矿溶液。但现代雨水、腾冲火山热泉水、勐野井钾盐卤水、青岛海洋水、贵州赤天化含油气水等近中性和偏碱性的表生水对Fe、Mn、Cu、Pb、Zn、等常量金属元素几乎不能形成高含量的合矿溶液;当溶液中存在强络合剂时,可能对某些贵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的搬运和成矿具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暖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然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变成的合矿溶液及其成矿作用在地质中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岩浆气液冷凝水向含矿溶液转变的条件和机理、含矿溶液成矿的条件和机理,以及随后溶液又向近中性卤水成分演变的规律。本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低温热液交代改造型矿床为例,揭示地壳中酸性含矿溶液成矿的普遍规律及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95.
郎庆勇 Jaffe  R 《岩矿测试》1997,16(2):118-127
自1994年6月至1995年3月对(美)迈阿密市大气颗粒物及干、湿沉降物中的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与监测,并依据分析结果结合分子参数对有机污染水平的季节性变化、气候条件影响和清除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6.
自然界酸性溶液的形成和向成矿溶液演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福  王中刚 《矿物学报》1997,17(4):399-411
对成矿溶液性质的认识是矿床成因和预测矿床的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讨论“酸性成矿溶液成矿机理”的报导甚少。作者认为,既然火山气体冷凝水是强酸性的,地壳中的岩浆气液冷凝水必须也是强酸性的其pH接近于零,由岩浆气液冷凝水演变成的含矿溶液及其成矿作用在地质中可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本文讨论了岩浆气液冷凝水向含矿溶液转变的条件和机理,含矿溶液成矿的条件和机理,以及随后溶液又向近中性卤水成分演变的规律。本文以扬  相似文献   
997.
吴飞 《探矿工程》1997,(4):43-45
分析了泡沫泥饼的形成过程,其形成机理在于3个方面,即粘土颗粒间吸力和斥力的相对大小变化、聚合物吸附层对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以及气泡在井壁表面形成了三相润湿周边。  相似文献   
998.
含金黄铁矿在细菌氧化,化学氧化过程中,除生成高铁的硫酸盐和硫酸外,还生成了亚铁的硫酸盐及硫的低价氧化物,体系的电位较低,距溶解自然金呈Au(SO4)2所需电位甚远,实验表明,金不溶于硫酸铁溶液中,当氧化程度加深,介质pH〉4黄铁矿氧化产生的硫代硫酸根可稳定存在时,自然金呈稳定的硫代硫酸盐配合物溶解。  相似文献   
999.
成矿流体中金的沉淀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德会 《矿物岩石》1997,17(4):122-130
成矿流体中金的沉淀机理是金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建立在现代实验地球化学和络合物化学等理论基础上,热液成矿流体中金的迁移形式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结合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的研究,对金的沉淀机理已提出了许多假说,如沸腾作用、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流体不混溶作用、热液蚀变等等。一方面,受成矿地质环境的制约,不同矿床类型和不同成矿环境,金的沉淀机理可能不同;另一方面,不同沉淀机理还有各自不完善之处,需要更深入地研究。而成矿实验地球化学、计算机模拟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矿山动力现象的突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祥  陆士良 《岩土力学》1997,18(A08):88-92
用突变理论研究了一种矿山动力现象产生的机理,得出了判断该种矿山动力现象发生的充要条件,讨论了控制矿山动力现象的途径及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