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4篇
  免费   1613篇
  国内免费   3112篇
测绘学   247篇
大气科学   521篇
地球物理   1319篇
地质学   8438篇
海洋学   647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495篇
自然地理   29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33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25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304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50篇
  1996年   316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07篇
  1989年   21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51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11篇
  194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成忠 《地球化学》2007,36(5):457-466
出露于江山-绍兴断裂带西南段东南侧的沐尘岩体,以发育暗色包体和环斑长石为特征,具有显著的岩浆混合作用.寄主岩为二长岩-石英二长岩组合,包体岩石为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组合.造岩矿物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普通角闪石和黑云母.岩石富碱(Na2O K2O=6.58%~10.42%,平均8.41%)、高钾(K2O/Na2O=0.72~1.45,平均1.16)、贫钛(TiO2=0.37%~1.22%,平均0.76%)、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具有钾玄质系列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侵位于后碰撞弧构造环境,是早白垩世早期该区重要的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2.
东天山镁铁质_超镁铁质岩带岩石特征及铜镍成矿作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东天山地区分布有众多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岩体成群成带状分布,从北向南可划分为7个区带,受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从岩相学来看,本区含矿岩体可分为多期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和单期次侵入的超镁铁质单式杂岩体,显示出深源岩浆充分分异的特征。含矿岩体具有高镁、低碱、低钙、低铝、低钛特征,具有较高的Mg#、m/f和m/s比值,兼具岩浆硫化物熔离作用与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根据TiO2-10P2O5-10MnO图判别出本区岩浆具有拉斑玄武岩到钙碱玄武岩过渡的性质,岩浆源具有钙碱性玄武岩浆特征,富含含水矿物,预示了早期俯冲洋壳对幔源岩浆的交代作用。岩体矿化分为3种成矿作用和5期成矿步骤,且岩浆成矿作用与热液作用几乎同时进行,岩浆分异作用提供热液来源,而热液作用促进硫化物的饱和与熔离,造成岩石的热液蚀变结构并对岩浆期成矿进行改造。晚期岩体隆升后,矿体出露地表遭受氧化淋滤作用,形成特有的地表氧化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3.
东天山图拉尔根铜镍矿区受控于康古儿—黄山韧性剪切带北东段的区域性韧性剪切带之次级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对该矿床的控制作用极为明显。矿区范围内现已发现3个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目前只对一号岩体进行了勘探评价,已探明控制储量达大型规模。文章基于对一号杂岩体的矿床地质特点及其化探和物探特征的总结,试图建立该大型铜镍矿床的找矿评价模式。一号岩体以全岩矿化为特征,可分为4个岩相: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角闪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赋矿岩石主要为角闪橄榄岩、辉石橄榄岩,矿床属于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有关的岩浆熔离贯入型Cu-Ni-Co矿床,具有单期岩浆多次脉动上涌成矿的特征。岩体m/f介于3.1~4.8之间,属于铁质超镁铁岩类,且具有低钛、低碱、低Al2O3特征,含矿岩相具有高硫特征(S>1%)。化探显示图拉尔根地区位于Cu、Ni、Co组合异常区内,Ni异常峰值133×10-6,Cu异常峰值83×10-6。成矿元素Ni、Co、Cu在角闪橄榄岩、辉石岩中呈现富集趋势。物探显示岩体具有三高一低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矿区位于区域性的重力高值异常区内,在高重力背景下,含矿岩体表现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及高磁异常特征。作者指出沿强变形带中间的中部弱韧性变形带追索含矿岩体,将对扩大找矿范围具有实际意义;岩体南西部可能为含矿岩浆上升就位的主要中心,这里角闪橄榄岩相也十分发育,应为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94.
巴雷公镁铁—超镁铁质岩套出露于南天山阔克萨彦岭地区,本文对其中的镁铁质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巴雷公镁铁质岩石主要为洋岛拉斑岩石系列,P2O5 (0.33%~0.75%)、TiO2 (2.49%~370%)、TFe2O3 (12.69%~15.63%)含量高,富集轻稀土,LREE/HREE分异明显,(La /Yb)N介于3.66~6.54之间。 Cr (28.93×10-6~123.99×10-6)、Co (44.04×10-6~52.40×10-6)和Ni (25.61×10-6~63.04×10-6)含量低,且Ni、Cr与MgO呈正相关关系指示其母岩浆在岩浆房中或上升途中经受了橄榄石和尖晶石分离结晶作用。Zr/Nb(7.06~7.99) 和Zr/Hf (35.98~37.53) 比值低,推测其可能来自于含石榴子石的富集地幔的深部熔融。Zr/Y—Nb/Y和Nb/Th—Zr/Nb图解显示,其源区具有EM1—EM2型地幔端元组分混入,可能主要有再循环的发生了交代熔融作用的深部大洋岩石圈的参与。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巴雷公洋岛火山岩的结晶年龄为450±2Ma。结合新获得的该岩套夹层灰岩中的牙行刺化石资料,指示该岩体在早石炭世以后成为蛇绿混杂岩的一部分。综合区域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资料,推测南天山古洋盆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期间已演化成为成熟的多岛洋盆。  相似文献   
995.
Neogene volcanic rocks in the Belog Co area, Qiangtang, northern Tibet, are represented by a typical intermediate-basic and intermediate alkaline rock association, with latite-trachyte as the main rock type. The results of chemical analysis are: SiO2=52%–62%, Al2O3>15%, Na2O/K2O>1 and MgO<3.30%. In addition, the volcanic rocks are LREE-enriched with LREE/HREE=10–13, (La/Yb)N=15–19, and show a weak negative Eu anomaly with δEu=0.71–0.89.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g# and SiO2 and the co-variation of the magmatophile elements and ultra-magmatophile elements such as La/Sm-La and Cr-Tb indicate that this association of volcanic rocks is the product of comagmatic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The rock association type and lower Sm/Yb values (Sm/Yb=3.23–3.97) imply that this association of volcanic rocks should have origina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spinel lherzolite in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weak negative Eu anomaly and relative depletion in Nb, Ta and Ti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errigenous magma. So the Neogene Belog Co alkaline volcanic rocks should be the result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special crust-mantle transition zon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996.
Bituminous rocks in the Ozankoey (Ankara) field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leocene- Eocene Mengen and Giineytepe (Bolu) regions in metal enrichment levels. Organic carbon (Corg) content of organic material-rich rocks in the Ozankoey (Ankara) field is 3.66-40.72% wt averaging 14.34%. The dominant organic materials are algae/amorphous accompanied by minor amount of herbaceous material (The dominant kerogen type is Type-I with a limited amount of Type-Ⅱ kerogen.). The bituminous rocks in the Ozankoey field are enriched in heavy metals such as Ni, Mn, As and C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average enrichment values of dements, Ni, Mn, As and Cr in bituminous shales of the Ozankoey field are as about 4.38, 14.93, 10.90 and 5.58 times as average value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heavy metals are also as high as 215× 10^-6, 828 × 10^-6, 58.54 × 10^-6, and 148 × 10^-6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orption properties of day and organic materials are also important for metal enrichments in the bituminous shales.  相似文献   
997.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酸性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层,属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按照岩石化学组成的 TAS 分类命名,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钠长石(Ab 91~100)和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斑晶、钠长石斑晶和部分基质中的钠长石具有中空结构,并被层状硅酸盐微晶充填。这些岩石基本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过渡型系列,大部分属演化的岩浆。演化程度较低的样品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型配分曲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 MORB 亲和性,ε_(Nd)(t)= 10.14~10.89。玄武质岩浆与陆壳物质之间有较轻的同化混染作用。普通辉石、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机制。玄武质岩浆源区属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是软流圈地幔减压(上涌)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地壳中的氮大都以NH4 储存在矿物中.由于成岩时含氮有机物质的分解作用,氮广泛分布在沉积岩和低级变质岩中;在岩浆岩和变质岩中,氮主要以NH4 存在于含钾硅酸盐(长石和云母类)中;岩浆岩的δ(15N)值和氮浓度明显地不同于沉积物和变沉积岩,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缺乏.具有明显铵含量的火成岩主要是含钾矿物的深成岩.因而NH4 可以作为一个"示踪元素"而用于成矿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9.
2007年4月28日至30日我会在北京举办了第11届学术年会。以会前编辑完成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增刊(300余篇论文)为依托,由9个大会报告、300余个分会场报告和十余份展板构筑了会议宏大的规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许志琴、贾承造、翟裕生、刘宝?,俄罗斯科学  相似文献   
1000.
《地球化学》2007,36(1):111-112
2006年6月15日,第五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第11届侯德封奖评审会。受评选委员会刘丛强主任的委托,会议由谢先德委员主持。会议按照“实施办法”规定的程序,完成了全部评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