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8篇
  免费   2727篇
  国内免费   4942篇
测绘学   240篇
大气科学   564篇
地球物理   1427篇
地质学   14348篇
海洋学   1239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030篇
自然地理   741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533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424篇
  2016年   436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596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30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808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687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639篇
  2002年   762篇
  2001年   827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570篇
  1998年   517篇
  1997年   471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433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2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7篇
  1946年   7篇
  1943年   7篇
  194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大庙斜长岩的40Ar/39Ar年龄测定呈现出一条典型的马鞍型年龄谱,在中温阶段有二个明显的坪年龄1656±15 Ma和1029±7 Ma,结合其构造位置和全球斜长岩分布来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侵位年龄和后期热扰动的时代。密云奥长环斑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716±21 Ma。两者时空上密切相关,代表了裂谷作用初期非造山环境中双模式岩浆作用产物。斜长岩类和苏长岩之间稀土配分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明显为同一成因的岩浆分异系列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3.
山字型构造体系的粘弹性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武红岭  王连捷 《地质论评》1990,36(3):193-199
本文使用马克斯韦尔粘弹性体的有限元法分析了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以及他们随时间的变化。在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出现两翼、前弧及反射弧。然后,随着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发展变化形成脊柱。而地盾区则始终是处于稳定的低应力区。这个结果与实验室的模型实验结果很一致,反映了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实际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4.
论热液蚀变与铀成矿富集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章邦桐  吴俊奇 《地质论评》1990,36(3):238-244,T001
本文通过对华南部分花岗岩型和火山岩型热液铀矿床中蚀变围岩物理-力学性质、铀浸出率及诱发裂变径迹的研究,阐明了热液蚀变对铀成矿富集的重要作用。热液蚀变能使岩石的抗压强度降低,有效孔隙度增高。矿前期蚀变作用可改变铀在含矿岩石中的赋存状态,使铀浸出率提高,为成矿热液提供部分铀源。一些蚀变围岩为铀沉淀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995.
吉林省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成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夹皮沟绿岩带层序、岩石成因以及叠加其上的变质变形作用特征的研究,认为绿岩带形成于硅铝壳的扩张环境;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成分的花岗质片麻岩是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的挤压环境下,由变质镁铁质火山岩经部分熔融侵位的深成花岗质岩石。由此,提出夹皮沟花岗岩—绿岩带的裂谷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999.
本文提供了桐柏北部秦岭群麻粒岩中石榴石、辉石和黑云母的部分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根据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和4种地质温度计、地质压力计的计算,确定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条件为790-850℃和0.8-1.0GPa,变质时的地热梯度为28-33℃/km,属中压麻粒岩相。  相似文献   
1000.
国外花岗岩体构造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