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779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归纳总结安徽省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至1998年20余年弱震、少震的时期里地震谣传发生、发展的特征和紧急平息地震谣传的经验,结合实际提出了对地震谣传的长期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2.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安徽巢湖—滁州地区位于张八岭冲断带的南东侧 ,中生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早印支期 ,区内以北东—北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变形为特征 ,形成区内主体构造格架 ,为下扬子构造带的组成部分 ;晚印支期以近南北向挤压作用为主 ,形成北西西—近东西向叠加褶皱构造。燕山期 ,受郯庐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 ,区内断裂活动加剧 ,形成多期不同性质的脆性断裂及其所控制的沉积盆地 (拗陷 )。  相似文献   
73.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其时代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74.
安徽肥东地区造山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肥东地区识别出一条与造山带有关的韧性剪切带(烟头山韧性剪切带),不同于郯庐断裂带韧性活动产生的呈带状产出的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带),岩相学上表现为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并有新生的矿物形成,变质程度已达低角闪岩相。构造学上表现为强烈的塑性变形,对态恢复及重结晶作用,以及较活动组分的流失等特征,导致岩石体积的缩减和矿物优选方位的增强。  相似文献   
75.
以安徽省地震局8年来干部考核的实践为基础,应用系统论和统计学等现代科技手段探讨了干部考核的实施、数据处理以及如何避免误差等问题,提出了一套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领导、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科学、量化的干部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地方地震机构改革面临的来峻形势,系统介绍了安徽省地震局为积极推进这一改革的进行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即加强舆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主动向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请示汇报,并深入地市沟能思想,上下结合,共同努力,使全省地市地震机构改革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为稳定地方地震工作队伍进一步健全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7.
安徽大别山—张八岭地区若干重要基础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区调所近年来在专题研究和区调填图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就区内地质构造分区、变质地层序列重要、变形变质侵入体的确定、大别造山带的双向对冲地壳结构及非板块碰撞造山过程、郯庐断裂带的性质及演化、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进一步加强大别山野外地质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8.
以80年代TM卫星影像及各种研究资料作为基本信息尖,反地壳稳定性作为一级工程地质分区的基本依据,亚区的划分则综合考虑了地貌条件、岩土体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地面稳定性等因素,将安徽沿江经济带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区、8个工程地质亚区,并分别就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9.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邢凤鸣  徐祥 《岩石学报》1995,11(4):409-422
安徽沿江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岩浆带中段,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类型复杂,特点突出。它具有夹心饼干式分带现象。中间为富碱的高钾钙碱性岩系和橄榄安粗岩系;两侧为钙碱性岩系。中间的岩浆岩具有高钾富碱、高Sr,低Mg、Cr、Ni,εNd变化大但Isr变化小且较低以及岩浆演化的多样性为特点。  相似文献   
80.
铜陵地区硫化物矿床均赋存于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及海陆交互相碎屑岩中,受东西向基底隐伏深断裂带和印支期北东向盖层构造控制。燕山期中性—中酸性岩浆侵入上述岩层和有利空间时,使成矿物质活化、富集而形成有工业意义的同生沉积后改造矿床。控矿岩体中主要造岩矿物斜长石牌号与所形成的矿种有明显的专属性。当斜长石多为中长石,An 值在35~47之间时有利于形成硫铁矿矿床;当An 值减小,以更—中长石为主时,有利于形成铜-硫型矿床;当An 值近于30或低于30,即以更长石或更—钠长石为主时,则有利于形成以铜为主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