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6篇
  免费   1751篇
  国内免费   1517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582篇
地质学   8846篇
海洋学   60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78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60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93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21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5篇
  1948年   6篇
  1945年   5篇
  1943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河南省华北型寒武纪—早奥陶世地层可分为7个组、21个生物带、10个阶。各组均为向北东、北西向的穿时体。向北东向穿时较高,反映向北东向的海侵较慢。自晚寒武世起,南西方向开始抬升,海水向北东方向运移。向北东方向抬升比北西方向慢,结束沉积晚。  相似文献   
992.
河南省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可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石盒子组和孙家沟组,石盒子组又可分为小风口段、云盖山段和平顶山段。年代地层可分为12个阶,生物地层可分为10个连续组合带。岩石、生物及年代地层的对比表明,本溪组、太原组向南穿时,反映海侵由北向南;山西组上部和石盒子组向北穿时,揭示海水由南向北回泛。早二叠世前海水向南流注入北秦岭海槽,晚二叠世北秦岭褶皱,导致北秦岭海槽闭合,华北陆块南缘抬升、水体北流,成为内陆盆地。  相似文献   
993.
10余年来,通过对鲁东胶北地区太古宙地层的研究,原胶东群中剔除出大量的变质变形深成侵入岩,并从其底部分离出一套呈包体状态残存于花岗质岩石中的紫苏磁铁石英岩、二辉斜长角闪麻粒岩等,据此建立了唐家庄岩群。该岩群为一套经受角闪麻粒岩相高级变质的表壳岩组合,同位素测年数据为2763~2936Ma,与之相伴产出的超基性岩同位素地质年龄值为2693~3150Ma,其特征与鲁西地区沂水岩群相似,说明太古宙时鲁东和鲁西曾是一个统一的克拉通陆核。  相似文献   
994.
本区炒米店组上部出现了厚达几十米的白云岩夹灰岩层段,按地层清理对“三山子组”的定义—以连续的大套白云岩出现为其底界[1],这段地层不属三山子组,应归炒米店组。然而,不但这里的三山子组白云岩均含燧石结核,炒米店组顶部的灰岩也含大量的燧石结核和条带。于白云岩夹灰岩之层段发现大量的头足类化石,其时代属早奥陶世。该段地层可与区域上的三山子组a段下部和b段相对比。这是鲁西地区寒武—奥陶系剖面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按照不同生物地层单位的含义,对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进行了厘定,共划出41个生物带,其中寒武纪有21个;奥陶纪10个,包括3个哑层间隔带;石炭纪3个;二叠纪7个。这些生物地层单位的确立,对统一山东古生代生物地层单位的划分和推动今后的区调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西双版纳橄榄坝泥炭剖面的放射性碳测年和孢粉分析研究表明,该沼泽泥炭堆积始于约7250aB.P.,当时橄榄坝盆地的植被是以千果榄仁和龙胆香料为代表的热带雨林植被,约5690aB.P.在气候变凉干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热带雨林逐渐从盆地内消失,并再也未能恢复起来。  相似文献   
997.
998.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运聚系统与运聚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层压力结构和天然气性质差异的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东部具有多个独立的天然气运聚系统。这些运聚系统具有流体封存箱的特征。天然气只能在运聚系统内部进行短距离的运移,不能进行大规模侧向运移。因此天然气藏的形成具有近源的特点。由于不同运聚系统特征的差异,塔里木盆地大致有三种天然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999.
刘国臣 《沉积学报》1998,16(4):14-20
沉积波动过程是地壳波状运动的具体表现,它是各种天文因素、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沉积波动过程的时空演化控制着地层层序的时空展布特点。在介绍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概念、技术思路、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沉积波动曲线在剖面上的预测功能及对沉积-剥蚀过程起止时间、不整合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塔里木盆地震旦系至第四系各主要构造层的地层展布特征,并对其形成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试图将沉积波动特征的研究与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地层格架-沉积波动特征连井对比图的概念和编制方法,该类图件能直观地反映多期不整合的存在及不整合间断的时间,并能直观地反映各层序的时空分布,而且能够解释地层格架的形成过程,进而进行成因分析,是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与层序地层学结合的一种具体、有益的偿试。  相似文献   
1000.
凤台砾岩与四顶山组过渡接触关系的发现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雨旭  高林志 《地球科学》1998,23(1):9-12,T001
凤台砾岩的特征是砾石磨圆差,无分选,主要来自下伏四顶组叠层石灰岩,砂屑灰岩,砾石和胶结物均以碳酸盐岩为主,在寿到李冲乡的两个剖面上,凤台砾岩与下伏四顶山组叠层石灰岩具有指状交叉的过渡接触关系,具缓坡相特征的叠层石守生长于砾岩之上,研究表明,凤台砾岩是在四顶山组没积的同时,由于地震(或其他地质作用)使得四顶山线灰岩破碎形成高密度流堆积于碳酸盐台地的缓坡环境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