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321.
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96,自引:7,他引:89  
分析塔里木河1956~2000年间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时发现,进入90年代,塔里木河源流区的山区来水量增加了约10.9 %,但是,源流区补给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却减少了18.83 %。三源流灌区用水量的增加导致塔里木河干流区的来水量不断减少,而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大幅度减少,则是因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耗水量的增加引起。塔里木河干流自身沿程水量变化对下游水量减少的影响,远大于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来水变化对下游造成的影响;塔里木河下游来水量的锐减,造成下游河道断流321 km,尾闾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植被衰败,沙漠化过程加剧。  相似文献   
322.
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沙质荒漠化演变规律   总被引:41,自引:13,他引:28  
荒漠化是人为强烈活动与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结果。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卡拉的来水量,由50年代的14.80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2.38亿m3,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衰败。同时,受过度放牧、开垦、樵采等原因的影响,下游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十分严峻,宏观格局上表现为绿色走廊由上段至下段,由中间至两侧沙漠化程度趋于加强。通过1959、1983、1992及1996年遥感信息制图定量研究表明,50年代至90年代沙漠化年均增长率达0.24%,其面积扩大的同时,程度也在加剧,自然景观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应用GM(1,1)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表明,以土地沙质荒漠化为主的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科学规划,整治上、中游河道,合理利用水资源,以解决下游生态及生产、生活用水。应用RS、GIS监测沙漠化变化,通过增加生态用水,恢复铁干里克-阿拉干段的天然植被,遏制沙漠化扩展,同时利用工程措施,保护阿拉干以下绿洲走廊及218国道安全畅道,防止脆弱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相似文献   
323.
综合整治塔里木河干流加强保护博斯腾湖环境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的为指导,从软科学研究视角:(1)介绍了塔里木河干流和博斯腾湖简况。(2)指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塔河上游来水量锐减,下游320km河道断流20多年;塔河下游被誉为“绿色走廊”的胡杨林带濒于毁灭;植被衰退,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塔河下游灌区生产和生活受到威胁,被迫搬迁已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危险;博湖已从淡水湖变成微咸湖,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24.
塔里木河水质污染分析及控制途径--以阿拉尔站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97年6月至1998年5月对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西大桥站和干注阿拉尔站一个完整年度的水质监测,针对阿拉尔站的水质污染状况,分析了水质污染的过程、原因及趋势,结合实际提出了水质污染的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325.
车尔臣河下游自1989年改道以来,河道北边形成若干小湖,使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水域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干涸30多年的台特玛湖,随着自2000年起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开始形成大片水域,且水域面积呈扩大趋势.2002年车尔臣河改道结束后康拉克地区的湖泊格局基本形成,而台特玛湖地区的水域则继续大幅变化.本文在1972-2012年102期遥感影像及其相关辅助数据基础上进行各项定量分析,详细描述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水域变化过程,总结变化趋势,试图找出变化主导因素.笔者认为台特玛湖-康拉克地区的湖泊水域景观格局变化自1970s-2000年主要受车尔臣河径流量年际变化的控制,而21世纪以来则主要受塔里木河下游应急生态输水工程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