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860篇
地质学   2134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60年代板块构造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科学革命性的进步。30年来,我们获得的经验表明,现代板块构造在岩石圈和软流圈物性、三种板块运动形式、扩张和俯冲的均衡以及板块运动原因等都与经典板块构造有很大不同。同时,它仍有一些问题和缺陷。世纪交替之时,随着象地震层析成像等新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建立新的全球理论来取代板块构造。新理论应该包括整个固体地球,岩石圈是分层的,而且地球内部的对流准自动地进行。同时,地球层圈之间具有相互作用。还应该承认,构造圈(岩石圈+软流圈,深至400km)中以板块构造为主,而在软流圈之下地幔柱构造起控制作用。在所有的上部层圈能够探测到抬升或下降过程中热—物质流之间的补偿。整个地球历史中,地球和其层圈的内生过程,包括板块构造和地幔柱构造相互作用的变化,具有旋回性和方向性。由此,地球体积呈脉动性变化是必然的。此外,还必须考虑宇宙因素对地球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讨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方正 《地球科学》1996,21(1):41-44
根据硅酸盐矿物压缩系数的实测值与一些地质现象结合,提出岩石圈中壳幔边界处可能存在负荷压力与来自地幔的压力结合而形成一种复合的压力状态,可以在莫霍面附近造成形成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环境,其前是造成来自地幔向上压力过程的速率要大于地壳释放压力的地质过程的速率,并同时提出地深增压率的概念和在地质上的一些表征.最后结合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事实提出一个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的模型  相似文献   
973.
深部地幔及深部流体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路凤香 《地学前缘》1996,3(4):181-186
主要论述深部地幔的组成、地球化学及深部流体研究的进展。金刚石中含有下地幔矿物组合的包裹体,这一发现暗示,在670km或更深处有“原金伯利岩浆”发生的可能性。经研究,地幔中的流体除与岩浆作用有关者外,还存在有深部来源的“超深流体”。金伯利岩中大量缺氧矿物的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根据已有的资料,C、H、O、N、S为其主要成分,并含有碱金属、卤族元素、Fe、Si、Cu、Pb、Zn、Sn、Ag、Au、W等元素。深部流体的研究将对地幔柱(羽)的活动、幔源岩浆的形成、全球动力学过程及成矿作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74.
作者通过对冀西北金、银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规律和物探航磁、重力及遥感信息的综合研究,提出冀西北地区存在一个超越内蒙地轴与燕山褶皱带两个不同历史大地构造单元之上的中生代地幔热柱构造。文中例举了地幔热柱构造标志特征,探讨了地幔热柱构造地质作用(超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地幔热柱构造的壳幔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75.
湘中锑矿深源流体的地幔柱成矿演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黎盛斯 《湖南地质》1996,15(3):137-142
深源流体在地幔柱热驱动下,历经长期壳幔循环,形成高浓度古水热成矿流体,为湘中锑的成矿蓄积丰沛的矿源。  相似文献   
976.
王方正 《地球科学》1996,21(1):41-44
根据硅酸盐矿物缩系数的实测值与一些地质现象结合,提出岩石圈中壳幔边界处可能存在负压力与来自地幔的压力结合而形成一种复合的压力状态,可以在莫霍面附近造成形成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环境,其前提是造成来自地幔向上压力的过程的速率要大于地壳释放地压的地质过程中的速率,并同时提出了地深增压率的概念和在地质上的一些表征,最后结合桐柏-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地质事实提出了一高压,超高压变质成因的  相似文献   
977.
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REE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刘丛强  解广轰 《岩石学报》1996,12(3):382-389
本文报道汉诺坝玄武岩中地幔岩捕掳体的REE丰度和Sr、Nd同位素组成。不同岩石类型的REE配分模式和同位素组成反映地幔部分熔融程度和交代作用过程。二辉橄榄岩亏损轻稀土,是原始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残留体。方辉橄榄岩具U型REE配分模式,是强烈亏损的地幔岩被熔体非化学平衡交代的结果。二辉岩脉状体富轻、中稀土,它同与脉状体接触的二辉橄榄岩可达化学平衡或近于化学平衡,而二辉岩脉状体的形成与玄武岩岩浆无成因关系。据对二辉岩脉状体和不含脉状体橄榄岩的Sm-Nd同位素定年,这种脉状体形成于300Ma左右。  相似文献   
978.
979.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隆升,使岩石圈发生强裂减薄的同时,地幔物质呈蘑菇状向外围造山带之不拆离。当幔源拆离薄层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造成减压释荷,使韧性软化岩石转变为深熔岩浆上侵。形成沿造山带轴部展布的点状或线状构造岩浆带,表现为以构造岩浆带为核部的隆升构造-幔枝构造。隆升较快的构造我段上覆盖层呈揭顶式大幅度拆离,形成典型折变质核杂岩构造。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变质核杂岩演化过程控制着成矿物质的运移、  相似文献   
980.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对国内外地球科学科技情报研究,及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简略介绍,供同行能参考。1.地幔柱构造的提出及其意义;2.地幔喷流柱和地热流对岩石圈的影响;3.绿岩带的大地构造性质;4.地球动力学演化模型及地球层圈结构;5.前寒武纪成矿作用与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