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87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860篇
地质学   2134篇
海洋学   22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本文以大同煤田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 对门帘石的定义、岩性特征、形态与产状、分布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指出其与井田发育的准同生岩溶陷落柱具有成生联系。因此, 门帘石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地质与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地幔流体与地球的放气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幔流体的形成、聚集和渗透是引起地幔交代作用的主要营力。地幔交代作用发育的强弱决定着所生成岩浆的碱性程度。地幔流体和部分熔融体高度富集不相容元素,它们与亏损地幔的相互作用可以使后者发生LREE和不相容元素的局部富集。通过板块俯冲作用使地球表层的CO2进入地幔,参加地球的碳循环。热点岩浆来源的CO2中含有部分循环的CO2,而大洋中脊玄武岩中的CO2主要是原始地球的CO2。携带CH4和H2O的流体渗透至被俯冲带带入地幔的物质,使碳酸盐化的榴辉岩还原而形成含金刚石的榴辉岩和富水流体,并诱发局部熔融,所形成的熔体以火山喷发的形式上升到地表。地幔岩石中含有大量的流体,它们主要以流体包裹体的形式存在于地幔矿物中。几乎在所有的上地幔环境下形成的矿物中均找到了流体包裹体。包裹体内流体的成分主要是CO2,CH4,H2O及少量H2,N2等。  相似文献   
953.
论岩溶塌陷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岩溶塌陷是可溶岩地层分布区主要灾害地质现象之一,岩溶塌陷的产物是岩溶陷落柱,其结果可导致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从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划分了岩溶塌陷类型,论述了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954.
南海新生代的构造演化与沉积盆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南海在新一代过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中生代末至新生代早期。由于亚洲东南部燕山造山带岩石圈之拆沉作用,使下地悫及岩石圈上地幔向东南方向蠕动,在当时地表产生一系列北东向断裂,以及彼此分卫的地堑、半地堑。这次运动称做神狐运动。古新世一始新世时,这些地堑、半地堑接受了陆相沉积、它们构造南海诸沉积盆地的下构造层。在神狐运动期间,亚洲东南部岩石圈向东南方向蠕动,其西界是哀牢山-红河-莺歌海-南海西缘-万安大断裂,  相似文献   
955.
以隆断区和断陷盆地地壳厚度的显著差异,隆断区与盆地分界的深大断裂(边缘断裂,与地幔斜坡对应),隆断区和盆地的岩浆作用及现代地热活动,盆地沉降历史四个地质特征为依据,作者认为本区盆岭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是:中新生代上地幔起伏和下地壳不均匀岩浆熔融并由此产生的岩浆作用和热能、重力地质作用等引起的物质膨胀和岩浆侧向上侵入、岩浆冷凝和体积收缩导致同沉积断层运动,形成本区盆岭构造。  相似文献   
956.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和(或)lgCi-lgCi图解法,明显地区分出地幔平衡部分熔融作用和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并以亚速尔群岛中Terceira岛火山岩和汉诺坝玄武岩的实际资料验证了所推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7.
介绍一种高频大地电磁测量方法。以解决地下岩溶,古空及积水,陷落柱,火区分布,供水井定位及温泉地热等矿山水,工,环在地质问题为目的,简要叙述了本方法的技术原理和场源机制。结合具体的应用实例,探讨了该方法 矿山采前探查,防治水患及解决水荒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8.
叶青  王瑞杰 《中国煤田地质》1997,9(A00):64-66,70
煤矿水的防治,一直是矿区生产中遇到的一大难题。随着重力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及方法本身的特点,在解决这类地质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地质效果和应用前景,本文以重力勘探的原理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59.
岚皋金云角闪辉石岩类捕虏体:地幔交代作用的证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产于陕西岚皋地区碱质基性-超基性潜火山杂岩中的金云角闪辉石岩类捕虏体,主要由透辉石、富钛韭闪石、金云母、磷灰石、榍石、及钛铁矿组成。捕虏体发育三联晶、碎裂边、肯克变形等固相线下变形变质结构,矿物学特征表明,透辉石、富钛韭闪石、金云母为地幔来源,是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与正常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比,捕虏体富TiO2、Fe2O3、CaO、Na2O、K2O,贫MgO,其稀土元素具富集特征,尤其富集LREE;微量元素分配型式显示了富亲石不相容元素的特征。岩相学、矿物学及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类捕虏体为交代地幔捕虏体,它代表了北大巴山早古生代裂谷作用时期的异常地幔,是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交代营力可能源于地幔热缕的上升,交代过程推测为深处小范围的流体交代及随后硅酸岩熔体的“弥散”性交代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