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和田玉石籽料价格不断增长,大量的皮色染色的和田玉籽料也充斥着市场。本文通过对比和田玉籽料原料皮色及人工皮色的颜色、成因、颜色分布等,对和田玉籽玉原料皮色染色进行了鉴别探讨。  相似文献   
22.
黄山景区北部及婆溪河流域石英质玉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山景区北部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该地区的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分布范围、结构构造、质量等特征和资源量的估算,分析了该地区石英质玉石及籽料的地质前景和经济价值,为进一步在该地区找到有价值的玉石矿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3.
透闪石属于角闪石族矿物,与阳起石构成完全类质同象,有关透闪石和阳起石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特征差异还未见有报道。本文以外观特征相似的5件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样品和2件新疆塔县青玉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矿物成分测试的基础下,采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阳起石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表现为闪石类矿物的特征峰,与透闪石的特征峰存在细微差异,漫反射红外光谱的差异特征是鉴别两者最准确、快速、无损的依据,并且适用于任意形状的样品,符合珠宝玉石饰品实验室检测领域的要求,可为和田玉的分类分级和产地鉴别等提供科学依据。按照GB/T 16552-2017与GB/T 16553-2017规定,广西大化黑青色阳起石可定名为和田玉。  相似文献   
24.
和田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田玉的矿物成分、矿床成因类型、产状序列特征比较系统地介绍,总结了当前市场上和田玉与相似软玉的肉眼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成都金沙主要软玉型玉器、四川汶川龙溪玉、新疆和田玉稀土元素特征的测定,并对比前人对良渚玉器的研究,发现金沙玉器具有与四川龙溪玉相同的稀土元素特征,而与和田玉、良渚玉器明显不同.同时金沙玉器与龙溪玉在宏观特征和显微特征方面也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认为金沙出土的玉器主要材质应该来自于四川汶川的龙溪玉.  相似文献   
26.
关于玉的名称的讨论,涉及到矿物学、宝石学、文化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从历史发展、科学进步、市场公平的角度论证了玉名的讨论与确立必须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公平竞争。最后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国土文丛 青海昆仑玉是九十年代初期发现并加以开发利用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玉石种类,虽然开发历史短暂,但它却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新疆和田玉一脉相传。近年来,随着市场认可程度的不断扩大和新疆和田玉资源的逐渐萎缩,它在珠宝行业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应该说,青海昆仑玉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玉石,而是汇入中国几千年灿烂玉文化历史长河的一条清澈溪流。  相似文献   
28.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外观酷似和田玉的微晶化玻璃,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手段、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该材料样品的宝石学特征、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光谱学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为一种含氟的硅碱钙石微晶化玻璃,它是由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基础玻璃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逐渐析晶而成的,其微观结构与和田玉的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和XRD对其进行结论性鉴定与区别。  相似文献   
29.
和田玉的勘查工作程度很低。多年来,地质研究与勘查工作一直没有认真进行,矿产资源情况不太清楚。虽说上世纪后期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查明了部分资源量,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保持新疆和田玉经济的持续发展,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现就新疆和田玉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对其远景资源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0.
和田玉为中国名玉,与湖北郧县等出产的绿松石、河南南阳的独山玉、辽宁岫岩的岫玉并称中国四大名玉。和田玉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以色泽多变、质地地柔软、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收藏价值高而成为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