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地面重力时空变化向卫星高度的解析延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卫星在不同高度对地面重力变化的检测能力,利用地面获得的重力场时间和空间变化,采用空间域向上解析延拓原理,将地面数据向上解析延拓到数百千米的不同高度。计算分析表明,如果地表存在93×10-8ms-2的重力变化量,在450km高度可观测到20×10-8ms-2的重力变化。所以利用卫星重力观测技术进行地震监测,其观测精度应优于20×10-8ms-2。  相似文献   
42.
孙家庄铁矿床是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通过高精度的磁法扫面和剖面测量,获取直接的磁异常数据,采用化极处理、向上延拓分析、剖面解释等方法,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位置、产状及规模大小,为矿床勘查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43.
瞬变电磁虚拟波场的三维曲面延拓成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瞬变电磁场扩散方程与波动方程间存在的数学对应形式,将已知瞬变电磁场数据转换为虚拟波场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克希霍夫积分法将所转换的波场从地面向地下反向延拓的方法.在延拓的数值计算中,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三维边界元技术,把边界积分分解为诸三角单元积分的积分之和, 建立了曲面延拓方程式;通过地面测点的波场值,求出地下某一点的波场值,实现了地表为曲面的向下延拓成像计算.通过对理论模型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增强瞬变电磁法识别地下电性分界面的能力,使瞬变电磁法对地下目标体的三维精细探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4.
基于矩谐分析的航空重力向下延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矩谐分析的航空重力向下延拓方法,以重力扰动作为基本观测值,给出基于矩谐分析的向下延拓模型和算法。利用EGM2008重力位模型设计模拟数值试验,对比研究矩谐分析、直接法和基于广义岭估计的逆泊松积分法,分别采用这3种方法将飞行高度处含高斯白噪声的2.5′×2.5′重力扰动向下延拓至大地水准面,与真实值作外部检验。数值比较结果表明:矩谐分析在延拓精度、稳定性和边界效应等方面都要优于直接法和基于广义岭估计的逆泊松积分法,能取得良好的向下延拓效果。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中国南部某地利用斜导数方法处理航磁数据时遇到的问题,由于受到浅源磁干扰场的影响,用斜导数方法处理后的航磁数据异常形态复杂,从而影响地质解释效果。为此提出了向上延拓与斜导数方法联合使用的改进办法,通过实例阐述了应用斜导数方法处理航磁数据应注意的问题。改进后的方法,能充分体现航磁资料在地质解释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6.
研究区内岩石物性差异明显,为进行高精度磁测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次工作利用Hc-95型手持式氦(4 He)光泵磁力仪在13451矿区进行了高精度磁法扫面,在划定岩性界线的同时,还识别出了隐伏的中基性火山岩.通过磁法资料的延拓处理,指出了重要的构造边界.磁法数据与地质填图的完美耦合,不仅使物探方法更好地为覆盖区地质...  相似文献   
47.
魏伟  符力耘  蒋韬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5):1310-1317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共聚焦分辨率特性分析突破传统以点论证为基础的观测系统分辨率分析方法,面向地质目标定量预测三维观测系统地震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振幅精度.基于Fourier有限差分(FFD)大步长波场延拓和Born-Kirchhoff小步长波场插值递推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复杂介质条件下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共聚焦分辨率特性快速分析方法.对给定的速度模型,该方法能够分析拟采用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方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分辨率与AVP属性,从而为进一步的偏移成像与储层分析提供保证.最后本文以SEG/EAGE三维盐丘模型为例设计满覆盖为16次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并实施三维共聚焦分辨率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48.
抛开常规的转换点位置估计及极性校正,把检波点作为虚拟震源,利用单程波方程实现转换波记录的炮域偏移处理.由于该方法具有无需寻找转换点位置和进行极性校正的自适应特性,尤其适合于复杂构造转换波记录成像,并且在整个偏移处理流程中减少了估算转换点位置这一环节,有利于偏移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提高了运算效率.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论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9.
1998~2000年完成的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个重要的隐伏断裂带(大致沿革吉北-改则南-错勤北-申扎北)。结合藏东位场分析结果,革吉北-改则南-错勤北-申扎北隐伏断裂可与嘉黎走滑断裂相连。沿该隐伏断裂发生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该断裂性质与嘉黎走滑断裂相同。因此,该隐伏断裂与位于藏东的嘉黎走滑断裂一起构成了位于高原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型走滑断裂。这种推测得到了相关地质、地球物理证据和数值模拟结果的证实。此外,该巨型走滑断裂可能调节着青藏高原内部的应力分布,从而控制着高原内部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50.
在利用普通克里金方法外推的基础上,通过频域径向平均功率谱估算噪声方差,采用迭代维纳滤波法获取较为稳定的重力场向下延拓结果,并分别利用模拟算例和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对于模拟算例,外推后的均方根误差由6.72 μGal下降到1.89 μGal,相对误差由9.26%下降到4.44%。对于实际数据,外推后延拓结果不仅可避免边缘失真现象,而且能更好地反映浅源高频异常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