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1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测绘学   36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6057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12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86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4篇
  1951年   4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8篇
  1946年   13篇
  1945年   9篇
  1944年   7篇
  1943年   9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张福东  田世澄 《地学前缘》2003,10(3):208-208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富油气盆地之一。近年来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成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上古生界储层以大面积分布的低孔、低渗为特征。揭示高渗带的分布特征是寻找天然气富集带的关键因素 ,而高渗储层的发育主要受物源母岩性质和后生成岩作用的控制 ,其中物源区母岩的性质是关键的控制因素。笔者认为剖析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沉积物源与天然气富集成藏关系及高渗储层的分布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陆源碎屑源于物源区的母岩 ,并构成沉积盆地内砂岩的骨架 ,砂岩的储集性能与陆源碎屑成分相关 ,并取决于源区的岩性和风化程…  相似文献   
112.
王清晨 《地质科学》2003,38(1):73-73,84,96
“超高压变质作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0至 2 1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讨论会由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持 ,由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和国土资源部联合资助。国际岩石圈计划第Ⅲ 8任务组主席从柏林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柴育成博士、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清晨博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向来自 9个国家和地区的 75名科学家表示欢迎 ,并祝学术讨论会圆满成功。讨论会围绕“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地球物理调查”、“超高压…  相似文献   
113.
From Donghai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to Rongcheng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on the southern border of the Sulu orogen, there exposes an ultramafic belt, accompanied with an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zone. It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Xugou belt (the northern belt), and the Maobei-Gangshang belt (the southern belt). One grain of diamond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in the southern belt using the heavy mineral method. The diamond grain is 2.13 mm × 1.42 mm × 0.83 mm in size and weighs 9.4 mg.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amond suggests that the Zhimafang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 is derived from the lithospheric upper mantle. The tectonic emplacement mechanism of the pyrope peridotite xenoliths in granite-gneisse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kimberlite. The Sulu orogen was located on th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ino-Korean craton in the Neoproterozoic. The relatively cold and water-bearing oceanic crustal tholeiite slab subducted beneath the lith  相似文献   
114.
将辽宁地区划分为4个幔枝构造:山海关幔枝、辽东南幔枝、建平-阜新幔枝、西丰幔枝,文章分述了它们各自组成与构造特点,并举例说明了辽宁幔枝构造通过其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对成矿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15.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的中、上奥陶统钻遇厚度为1 462 m。它是一套巨厚的深灰色泥岩、页岩与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少量灰岩的地层。其中深灰色泥岩、页岩最多;砂岩和粉砂岩主要分布于上部和下部,中部砂岩和粉砂岩较少;鲕粒灰岩数量少,主要夹于深灰色泥页岩中。这些砂岩和鲕粒灰岩既可单独成层,但更常见它们与深灰色泥页岩组合成薄互层。薄互层中发育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并普遍发育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纹理。这些特征表明砂岩和鲕粒灰岩为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的产物。这些内潮汐沉积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双向交错纹理细砂岩型、单向交错层和双向交错纹理中-细砂岩型、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型和鲕粒灰岩型。它们具有5种垂向沉积层序,在剖面上常形成多旋回韵律性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116.
出露于康定跑马山、丹巴格宗、公差等地的变质核杂岩地层,原岩为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及沉积岩,经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作用,形成一套正片麻岩及副片麻岩地层。获得1585—2341Ma原岩成岩同位素年龄值。应属康定群,时代为中元古代—太古代,为康滇地轴扬子地台结晶基底向北露头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7.
彭晓蕾  刘立  计桂霞 《世界地质》2003,22(4):326-330,403
砂宝斯矿区的成矿围岩为长石石英砂岩,砂岩被多期次的石英脉、方解石脉和高岭石脉所穿切,这些多矿物脉是热液流体运移的结果。矿物脉形成过程中对围岩进行了热改造,使砂岩发生了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了蚀变砂岩。由于流体酸碱性和温压的变化,孔隙水介质的性质由酸性向碱性转变,在酸性成岩环境下形成的蚀变高岭石、伊利石将转变成绿泥石、绢云母等。绢云母的大量出现,石英次生加大和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均是热液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8.
卡拉库鲁木变质核杂岩是慕土塔格岩体的南缘部分,由长城系片麻岩以及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中长城系片麻岩为一套低角闪岩相的变质侵入岩,主要岩性为(石榴石)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石)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变形程度,将其划分为内带、中带及外带,其中在内带见有燕山期花岗岩。剥离断层沿变质核杂岩边缘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展布。剥离断层上盘滑脱体由长城系赛图拉岩群高绿片岩-低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构成。变质核杂岩构造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19.
滇西北石鼓片岩变质变形特征及其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昆琼 《云南地质》2003,22(3):329-335
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东侧的石鼓变质岩系,可划分为石鼓岩群和巨甸岩群。石鼓岩群受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改造,主期变形环境为中、深部构造相;巨甸岩群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改造,与之相伴的构造形迹属中、浅部构造相。石鼓岩群包含羊坡岩组和露西岩组,巨甸岩群可进一步划分为陇巴岩组和塔城岩组。同一岩群的岩组,变质作用、构造变形特征相同,但变质岩石组合及原岩特征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0.
区内砂岩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自生的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是伊蒙混层和高岭石,少量绿泥石。未见蒙脱石。砂岩和泥岩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具有相似的水介质和地温条件,都反映出在中—晚成岩期形成,而且与烃类的排出和运移密切相关。泥岩中粘土矿物转化和脱水作用为砂岩输送流体和释放溶解物质。而且泥岩中有机质的脱羟基向砂输送酸性水,促进砂岩中骨架颗粒溶解、次生孔隙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