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47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4125篇
海洋学   119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0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西藏改则县铁格山金矿稀土及微量元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格山岩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一直是困扰该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的难题。经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析与研究,认为本区的闪长岩岩浆属Ⅰ型花岗岩系列,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闪长岩岩浆,矿石中的微量元素与闪长岩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表明矿石中的微量元素来源于闪长岩,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有一定的继承性,主成矿作用受中酸性岩浆活动制约。  相似文献   
72.
通过赣杭带东段天姆尖盆地铀矿综合区调,特别是对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分析研究。认为天姆尖盆地的岩浆作用具深源性,火山岩浆活动具壳幔双重性。本文详细论述了该盆地火山-侵入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岩浆成因,并应用深源成矿理论阐述了深源岩浆体系对该区铀成矿的贡献,为该区寻找富大铀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3.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4.
75.
丰宁银矿外围是金矿新开发区。通过对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各金矿矿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该区金矿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与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具有成因联系,是在统一地质作用下,同一成矿系列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在矿床分布上具有“南金、北银”特点。  相似文献   
76.
77.
冀东冀西与岩浆隐爆作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东、冀西广泛分布着以深变质绿岩带为主的变质基底,同时也是中生代岩浆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剧烈的岩浆隐爆作用,对区内早期的绿岩带和其中的金及金矿床进行了强烈的活化改造,形成一批与岩浆隐爆炸用有关的绿岩带再生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由于赋存在不同的隐爆构造,具有多样性的矿化特征,可再细分为隐爆震碎角砾岩型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床和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金矿床。文中较详细地阐述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它们相互间的空 布关系及与成矿有关的浅成侵入岩的特征。指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常与重熔岩浆有关的脉状-细脉浸染状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共同产出,组成矿床组合,并具有垂直分带的分布特征,这对认识矿床的成矿机制和指导找矿有重大意义。最后,还讨论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8.
79.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甘肃北山的野外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1∶2 5万马鬃山幅区调填图和方法研究工作中 ,通过观察到的一些与岩浆混合模式相关的现象 ,指出暗色微粒镁铁质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有利证据 ,讨论了与花岗岩侵入体相关的镁铁质小岩体混合成因的可能性 ,认为岩浆混合作用在造山带岩浆活动中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0.
山东省宋家沟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产于莱阳群林寺山组断裂破碎带中.牟—即断裂带为切割莱阳群的断裂,对金矿起控制作用.早白垩纪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为深部含金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并在其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稀土元素特征和氧、硫同位素特征亦说明宋家沟金矿的物质来源以深源为主(幔源及下地壳中的金),是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