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636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Cu-Au-Fe-Mo矿成矿带。笔者等在5个夕卡岩-斑岩Cu-Au-Mo矿区采集了11件辉钼矿样品,在铜陵地区大团山层控夕卡岩Cu-Au-Mo矿体采集了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在对16件样品进行ICP-MS方法测定的同时,还利用NTIMS方法对其中9件样品进行了精测,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16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34.7±2.3~143.7±1.6Ma(2σ)。其中大团山铜矿区的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更为接近,分布范围为 138.0± 3.2~140.8±2.0 Ma,平均 139.3±2.6Ma,其等时线年龄为 139.1±2.7Ma,初始Os为0.7±8.1(MSWD=0.29)。这些结果清楚地反映出夕卡岩-斑岩Cu-Au-Fe-Mo矿床与层控夕卡岩Cu-Au-Mo矿床为同一时代形成,属于同一成矿系统。作为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钼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圈构造体制大转换之地球动力学事件相耦合,为中生代第二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
浩布高一白音诺铅锌铜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中南段和黄岗-甘珠尔庙锡铅锌成矿带的北东端(Chu,2002),属夕卡岩型矿床。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提出浩布高-白音诺地区与Cu-Zn-Pb(-Sn)成矿有关的碱性花岗岩有非常特殊的、可低到-8‰~ 1‰的原始δ^18OV-SMOW(‰)值,因此认为该区域岩浆具有不正常的原始氧同位素组分(张德全等,1993;牟保磊等,1997),即该区深部存在低氧的岩浆源。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Muehlenbaches et a1.,1974;Auweral et a1.,1991;Cartwright et a1.,1991;Taylor et a1.,1997)。为此,笔者对浩布高矿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体、矿体夕卡岩的全岩和从中分离出来的石英单矿物的氧同位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3.
塔一卡铅-锌矿区成矿类型具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特征,该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C1kl^2)白云质灰岩,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指出西昆仑塔卡矿区铅-锌矿勘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4.
新疆西昆仑塔-卡铅-锌矿区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卡铅-锌矿区成矿类型具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特征,该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C1kl2)白云质灰岩,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指出西昆仑塔卡矿区铅-锌矿勘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5.
《探矿工程》2004,31(12):41-41
“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于1994年从俄罗斯引进,为国际无限航区大洋综合科学调查船,2002年在上海沪东船厂进行了增改装,安装了动力定位系统、全回转艏侧推系统、光缆绞车、铠装电缆绞车、地质绞车、  相似文献   
36.
一次温县站电接风的风向无指示,记录器不跳。检查感应器、记录器,均正常,因此判定问题可能出现在长电缆卜。取下长电缆用万用表逐一测量12芯线,发现其中有一条线不通,说明这条线已经断裂。由于电接风12芯长电缆属于专用电缆,价格不菲,如果因其中一芯不通而弃置觉得可惜。为了找到断开的具体部位将其修复,我们用电表分别接在这一芯线的两端,然后从20线插头处开始逐段抖动、扭挤电缆线。当在距12线插头7~8m处(原风向杆部位)抖动、扭挤时,万用表突然接通。  相似文献   
37.
海上风电工程是我国解决能源危机的新举措。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建设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文章综述海上风电的电磁辐射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海上风电对海洋生物的电磁辐射影响的主要来源是海底电缆,电磁辐射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某些海洋生物具有磁敏感性;磁场可能影响鱼类迁徙等海洋生物运动,且足够强度的磁场还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生理过程;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深远海海上风电的电磁辐射影响亟待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青藏高原片麻岩穹窿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片麻岩穹窿是研究俯冲-折返和碰撞-折返造山过程的重要窗口。已查明的大量青藏高原片麻岩穹窿(群)分布在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大洋俯冲-折返以及地体碰撞-折返过程中。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雅江甲基卡片(麻)岩穹窿的三叠纪变质片岩的含矿伟晶岩脉中发现了超大型锂矿床,揭示片(麻)岩穹窿构造与同构造花岗岩、含矿伟晶岩脉以及大型印支滑脱带在时空和成因上有天然联系,为片麻岩穹窿的找矿前景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3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是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层位。为查明塔中地区卡1三维区块鹰山组台内滩储层的空间分布,基于大量的岩心、钻井、地震资料,通过井震对比,分析台内滩的地震反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卡1区块内鹰山组台内滩的分布。研究认为,台内滩内部多具有高频无序反射,振幅的强弱变化明显,且不均匀,两翼地层厚度有较明显的变化,与相邻层位岩性有明显差异;在顶面和底面多具有宽、缓的透镜状或丘状地震反射波外形,台内滩附近的围岩,较明显地超覆或披覆在台内滩之上。在精细解释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属性,对鹰山组古地貌进行了恢复,预测卡1三维区块奥陶系鹰山组的台内滩有利发育区,为区内高能滩相储集层的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以海洋微藻——赤潮藻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与饵料藻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tsingtaoensis)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培养和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二者间的竞争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海洋卡盾藻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裂解液对青岛大扁藻的化感作用,同时进一步探讨两种海洋微藻间的化感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显示:共培养条件下,海洋卡盾藻在2个高浓度下对青岛大扁藻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P0.05);海洋卡盾藻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裂解液对青岛大扁藻的生长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藻细胞裂解液的抑制作用更强,说明海洋卡盾藻对青岛大扁藻产生化感作用,且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的化感物质多于通过介质传递的。不同密度比例的2种藻共培养组用UV-B辐射(2.16J/m2)处理后,海洋卡盾藻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的化感作用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