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8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测绘学   885篇
大气科学   471篇
地球物理   661篇
地质学   1269篇
海洋学   307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95篇
自然地理   67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易门狮山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国 《云南地质》1996,15(3):257-265
易门狮山铜矿床产于元古界昆阳群绿汁江组狮山段泥质、炭质白云岩及粉砂岩中。狮山段由黑色层(Mc)、过渡层(Mg)和紫色层(Mp)组成。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微观规律及其特征(包括化学组分、微量元素在狮山段、矿体中的分配;元素共生组合及演化规律;有机碳的含量与成矿;硫同位素及硫源;矿物包裹体特征等)。提出成矿元素经历了离散、合并、分解和矿体形成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2.
锚喷材料经时蠕变损伤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应力,湿度,温度和损伤诸函数的时间积分表示和自由能涵函出发,根据非平衡热力学定律,同时考虑了喷射混凝土老化效应及骨料因素,给出了锚喷材料损伤蠕变本构方程和损伤演化方程,养护时间及蠕变有效作用应力的定义,并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  相似文献   
103.
在缺乏强震地面运动观测资料的上海地区用烈度资料建立该区的地震烈度和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采用一种新方法-比例系数法计算其标准偏差,并通过实例验证这一关系。最后对该区未来百年内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4.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滇西地区的深部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滇西地区地处欧亚板块碰撞或俯冲的边界地带,曾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地质环境和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选用国家、地方和流动数字台网的16个台站的远震记录. 其中PASSCAL甚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4个,提取有效接收函数近2 000条. 两条测线的直线距离分别为650 km和450 km, 横切了滇西地区的一些主要构造单元. 研究表明,怒江断裂可能是一条具有俯冲性质的缝合线. 川滇菱形块体东西两侧的分界线¾红河断裂和小江断裂可能是直立的缝合线或碰撞带. 攀西构造带仍具有大陆裂谷的特征,即地表凹陷、上地幔隆起. 滇西地区的构造格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造山带与缝合线相间分布. 滇西地区由北向南地壳厚度渐次减薄,S波速度整体偏低.   相似文献   
105.
根据北京市观象台新一代无线电探空垂直高分辨率资料研究北京地区下平流层(17~24 km)惯性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变化特征. 根据风速以及温度之间的偏振关系来分析重力波的一些重要参数. 结果表明: 1) 波动能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弱(动能3.5 J/kg, 潜能1.8 J/kg), 冬季强(动能10.6 J/kg, 潜能3.6 J/kg), 全年的动能与潜能比的平均值为2.6; 纬向与经向扰动速度之均方根大小基本一致, 表明下平流层重力波能量在水平方向上是各向同性的. 2) 垂直波长主要集中在1.5~3 km之间, 占所有样本的80%以上, 平均值大致为2.3 km; 水平波长主要集中在100~800 km之间, 平均值为445 km左右; 水平波长与垂直波长之比大约200︰1. 3) 在拟合偏振椭圆前, 采用带通滤波保留垂直波长在1.5~3 km之间的波, 估计得到的固有频率主要集中在1f~3.5f之间(f为科氏参数), 平均值为2f, 相当于周期9 h左右. 4) 重力波能量主要向上传播, 上传重力波出现频率在90%以上; 水平传播方向有一定的不均匀性, 但不是很强, 主要方向为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06.
为了认识沼泽典型沉积环境中沉积脂类与生物脂类碳同位素的内在联系, 应用GC-IRMS碳同位素分析新技术, 对若尔盖沼泽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叶和沉积物中单体脂类碳同位素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植物之间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草本植物的δ13C值(−32.2‰~−36.9‰)要比木本植物叶类的(−27.2‰~−35.0‰)平均低3.3‰. 植物中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30.3‰~−36.2‰)与正构烷烃的类似, 并且不饱和脂肪酸的δ13C值分布在饱和脂肪酸δ13C值范围之内. 植物脂类之间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范围为2.4‰~7.8‰. 沼泽沉积脂类碳同位素组成与生物脂类的密切相关, 沉积物中正构烷烃、≥C16脂肪酸、正构脂肪醇、甾醇和α-正构脂肪酮碳同位素组成(−27.0‰~−36.9‰)类似于植物脂类, 并且短链和长链沉积脂类碳同位素组成较为相似, 说明它们都来自高等植物; 只有沉积C14:0和C15:0脂肪酸碳同位素组成比植物中同碳数的轻, 反映了它们部分细菌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7.
江西彭山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山岩体是由白云母碱长花岗岩、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的钙碱性花岗复式岩体。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富硅、富碱、贫钙、过铝且轻稀土相对富集的陆壳重熔型花岗岩。通过与典型矿区铅、硫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的对比,发现其侵位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区域上基底深断裂的活化及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为该区燕山晚期的岩浆活动创造了条件。岩浆活动在提供了大量热动力的同时,也为本区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岩浆在侵位过程中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结晶分异,最终成矿物质在彭山穹窿构造及各级次级构造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08.
利用软钢的Ramberg-Osgood本构关系(R-O模型),依据经典力学原理推导建立了X形和三角形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回模型.首先,给出了循环加载下软钢材料的应力-应变R-O本构关系;其次,推导建立了基于R-O本构关系的钢板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最后,将该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与试验结果和双线性强化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R-O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烃源岩TOC值变化与其生排烃效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烃源岩有机碳(TOC%)的损失率DTOC=(TOC0-TOC)/TOC0的变化规律.当烃源岩生排烃效率很低时,DTOC都为负值,即在成熟演化过程 TOC是增加的.随着生排烃效率提高,有机碳变化率DTOC逐渐增加(TOC损失率增大),烃源岩逐步由"增碳"进程转变为"减碳"进程.但只有生烃潜力很高的Ⅰ型有机质岩石,在生烃降解率和排烃效率极高的"理想"条件下,DTOC的增加(减碳进程)幅度才十分显著.指出基于有机质原始丰度恢复的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标准,可能过分强调了"减碳"的进程,很多情形下会美化原本比较差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10.
两种模拟方法(或加温方式)实验结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单温阶加温和连续加温两种方式的模拟实验,前者相当于封闭体系,后者相当于开放体系.对比两者的油气产率,并探讨两者与自然界烃源岩生排烃过程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总气体产率和烃气产率开放体系均低于封闭体系;排出油量和总生油率开放体系均大于封闭体系.自然界烃源岩的生排烃过程可能是介于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之间的一种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