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59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主要论述吉林省延边地区屯田营组时代。通过对屯田营组研究历史的回顾,从火山岩喷发—沉积序列和生物地层资料指出屯田营组时代为晚侏罗世,屯田营组与金沟岭组同是晚侏罗世两个火山旋回。  相似文献   
32.
吴根耀 《地质科学》1991,(4):359-368
侏罗纪时东南亚大陆上形成两个大盆地,西为海相盆地,东为陆相红盆。白垩纪时大盆地闭合或解体。第三纪出现裂谷盆地,其发育受燕山期构造格局控制;拉张应力自南向北变弱,裂谷发育自南向北变晚。第四纪为上叠盆地阶段。滇西与泰国各时期盆地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演化特征,恢复东南亚大陆侏罗纪以来不断碎裂、局部解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33.
陈斯盾 《福建地质》1995,14(2):132-138
本文在1:5万尤溪县等四幅区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就本区广泛分布的梨山组沉积岩的沉积环境。通过沉积地层的基本层序划分、地方性剖面模式层序的建立及采用相分析,划分出辫状河及交织河沉积。辫状河积的河道宽、深化值大、沙滩及坝形成侧向连续的带状砂体。细粒沉积薄而少,多呈不连续状,构成“砂包泥”的宏观特征,交织河流具低梯度、低弯度、快速填积的低能及广阔的洪泛盆地,河道沉积的砂体在侧向上包含于细粒沉积物中,由于  相似文献   
34.
西藏南部聂拉木—定日地区沉积地层记录着侏罗纪被动大陆边缘到白垩纪前陆盆地的盆—山转换演化历史。侏罗纪发育巨大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晚侏罗世喜马拉雅特提斯海底扩张速度明显加快,从0.32 cm/a上升为1.24 cm/a。前陆盆地演化分为早期深水复理石和晚期海相磨拉石两个阶段。前陆早期发育向上急剧加深的深水砂泥质复理石建造、黑色页岩建造和岛弧型火山岩建造沉积;前陆晚期海相磨拉石沉积总体表现为向上变粗、变浅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35.
在藏北巴青县马如乡布曲组中发现中侏罗世Liostrea障积礁,据造礁生物不同可分为Liostrea障积礁和Cyanobacteria-Liostrea粘结-障积礁。它们多呈似层状和层状,单个礁体厚4-8m,累计总厚为20-25m。Liostrea是一种单体牡蛎状的双壳类动物,分为左右两瓣壳,左壳强烈膨凸,右壳扁平,系以左壳固着生活特化而成,在本区构成了Liostrea群落和Cyanobacteria-Liostrea群落,代表温暖、清洁的正常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36.
吐哈盆地煤成烃形成与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是一套厚达2000m以上的河治-湖治相煤系地层,其中煤岩及暗色泥岩是已发一油气藏的主要烃源岩。该区煤岩显微组成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壳质组次之。富氢的基质镜质体和木栓质体是煤优烃的主要贡献者,角质体,孢子体等组分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7.
对砂岩矿物成分的定量研究,发现砂岩矿物成熟度的变化与该区构造运动相吻合,源区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岛弧。  相似文献   
38.
陇南在70年代沿近东西向区域断裂带找煤收效甚微,原因是对侏罗纪煤系的沉积特征和古构造缺乏研究。而今认识到构造对含煤沉积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其对古河流展布和古气候的控制而体现的。因此,陇南找煤应沿古武都河的西北—东南延伸方向寻找龙家沟组煤系。  相似文献   
39.
准噶尔盆地的株罗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卢辉楠 《地层学杂志》1995,19(3):180-190
简介了准噶尔盆地周边侏罗系各岩组的沉积特征及所含生物群面貌。根据生物群纵向演变规律和横向对比,将八道湾组的时代归于早侏罗世早期,不排除其底部为晚三叠世的可能;三工河组为早侏罗世晚期至中株罗世早期;头屯河组与盆地东北缘五彩湾组相当,属中侏罗世晚期。早、中株罗世准噶尔盆地气候温暖潮湿,盆地边缘以河流沼泽相为主,是重要成煤时期;中株罗世晚期以后,盆地开始抬升,盆地边缘以河流相为主,气候变干热。除东北缘外  相似文献   
40.
克拉玛依侏罗纪橄榄玄武岩中菱铁矿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薛云兴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07,23(5):1108-1122
克拉玛依市西盆山交界处发育体罗纪杏仁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组合,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斜长石(中长石—拉长石为主)、钛铁矿、玄武玻璃及少量磷灰石组成,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中存在原生菱铁矿(≈10%)和少量碱性长石。橄榄石及单斜辉石的Mg~#为≈70,单斜辉石属于富Ti普通辉石。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中的菱铁矿常常包裹浑圆状斜长石,且与斜长石呈锯齿状接触。本文提供的岩相学观察表明,菱铁矿与玄武玻璃、斜长石、单斜辉石和钛铁矿呈明显的共生关系。在有些情况下观察到玄武玻璃与菱铁矿充填在斜长石格架的现象。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玻璃中FeO含量最高至29.2%,CaO含量<1.5%,即熔体具有富Fe贫Ca的特点。早结晶的碳酸盐矿物是以菱铁矿为主的菱铁矿-白云石固溶体(另含少量菱锰矿)。斜长石大量结晶促使熔体不断亏损CaO,并导致较晚结晶的碳酸盐矿物向菱铁矿端元演化。菱铁矿发育有明显的成分梯变带(FeO和CaO含量表现出突变)。玄武玻璃的Mg~#普遍较低且变化范围大,橄榄玄武岩中玻璃的Mg~#值最高为64,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中玻璃的Mg~#值最低至≈23。依据地质温压计,克拉玛依侏罗纪玄武岩浆的形成温度为1300℃~1340℃,压力为3.0~4.0GPa。基于本文的研究,我们认为克拉玛依侏罗纪含菱铁矿橄榄玄武岩岩浆由含CO_2,橄榄岩在软流圈中经极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该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了菱铁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