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9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71.
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采自中条山地区多个古铜矿冶炼遗址的冶炼产物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类硫化铜矿床相比,其显著特征为元素Se、Te、Bi、Sb、As、Ag、Hg、Au含量较低,甚至极低,且元素含量比值埘(Se)/w(Te)较高,w(Co)/w(Ni)很高。这些特征应可作为该地区古铜矿7台炼产物区别于皖南地区古铜矿的判别依据。研究发现。中条山炼渣的稀土配分曲线与中条山原生硫化铜矿的稀土配分曲线很相近,但不同于其氧化铜矿;从原生硫化矿→半氧化矿→氧化矿,部分微量元素似乎有一个逐步流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   
72.
武建斌  王昊 《华北地质》2007,30(2):134-140
山西中条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山西省地质调查院在中条山黑崖底-米岔沟一带进行了铜矿资源评价,通过大比列尺地质测量,地、物、化综合剖面测量,钻探等工作手段,于变基性火山岩与变酸性火山岩接触带上的韧性剪切带边部发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2个铜矿化带和4个铜矿体,铜矿体呈隐伏状态,严格受层位和构造控制,矿致物探异常组合和岩石化学异常组合明显。据此提出了该区进一步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3.
在总结同善构造—剥蚀窗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前提下,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把区内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变基性火山岩型、挛砂岩型、大理岩型三大类铜矿分成了八种亚类,认为诸类铜矿与区内广泛发育的新太古代基性岩存在着成生联系,铜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的海底火山喷发带来的铁、铜、硫等成矿物质,经过最初的海水富集、火山活动末期的热液作用富集以及后来区域变质叠加富集进而形成了这一系列矿床.同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4.
中条山早元古代变质岩石的PTt轨迹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华林 《地质论评》1994,40(1):36-47
中条山早元古代变质岩石呈北东向分布,经历了中低级变质作用。本文在变质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和显微构造,利用近来发展的石榴石环带定量测量P-T轨迹的技术,建立了绛县群和中条群泥质岩石经历的PTt轨迹。PTt轨迹表明绛县群经历拉张作用,地壳发生抬升,产生绿片岩相变质;在中条第Ⅰ期运动中,地壳略有增厚或不变升温和抬升,产生低角闪岩相变质;而中条群岩石经历低绿片岩相埋深变质后,于中条第Ⅰ期运动中,  相似文献   
75.
76.
中条山铜矿区电气石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集中区。在胡-篦型层控铜矿床容矿热液沉积岩建造和铜矿峪型铜矿床容矿钙碱性次火山-火山沉积岩系及其它地质环境内发现有大量电气石产出。电气石均属镁-铁系列,且以不含锂为主要特征。电气石由海底盆地热液沉积作用、火山热液喷气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形成。这些地质作用的产生均与中条山地区21亿年左右的岩浆活动有关。由于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不同,在不同地质环境产出的电气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光性和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77.
中条山南和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丽红 《矿产与地质》2008,22(6):525-527
针对中条山南和沟铜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地层、构造及火山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表明南河沟矿床受剥离断层和变质热液双重成矿作用控制,具多因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78.
中条山铜矿某工区激发极化法三极测深及其三维反演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单描述了时域激电法原理、技术和测区地质概况及岩(矿)石电性特征.单极-偶极装置测深电阻率和充电率二维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地圈定电性体在纵向和横向的分布特点,依据二维测深数据进行三维反演可获得电阻率和充电率异常曲线图,推测了不同深度范围内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极化体空间分布位置和走向,钻探验证见铜矿化于划分的激电异常带,激电二维测深及其数据三维反演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9.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系统提取和分析了中条山北麓河流坡降指标、河道陡峭指数及面积高程积分等河流地貌参数。研究表明:河流坡降指标、河道陡峭指数及面积高程积分在永济至解州一带表现出较高的值;综合分析岩性、降水及构造等因素可知,新构造运动是控制中条山北麓河流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自北向南总体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在永济南活动最强。前人研究表明,中条山北麓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跃,全新世以来仍有多次活动,但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各异,解州段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滑动速率相比韩阳段及夏县段高,极高值在出现在永济南一带。可见,基于河流地貌参数获得的中条山北麓新构造运动强弱与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强弱一致。  相似文献   
80.
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的容矿岩石及原岩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容矿岩石产出的地质特征、岩石的矿物、化学组分、同位素及结构构造等特征,论述了中条山铜矿峪变斑岩铜矿的容矿岩石是由一套含铜的富Fe、Mg凝灰质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经多次区域变质及深源富碱(K、Na)热流体作用下 形成的变花岗闪长斑岩、变石英二长斑岩(4、5号矿体容矿岩),黑云片岩、角闪黑云片岩、绿泥黑云片岩(1、3号矿体容矿岩),变辉绿岩、变花斑辉绿岩及变花斑英安岩(2号矿体容矿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