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前鲜有以南海中南部区域作为整体开展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烃源岩研究,重点分析了油气分布特征,解剖了大中型油气田,开展了南海中南部区域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分布规律及油气成藏模式的系统研究.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万安盆地西侧、曾母盆地南侧和文莱-沙巴盆地,渐新世至上新世自南海中南部西南缘-南缘-东南缘主力碎屑岩储层分布层位逐渐变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万安盆地东部、曾母盆地中北部、礼乐盆地和巴拉望盆地.南海中南部区域迄今发现的54个特大型-大型油气田中,有碎屑岩油气田32个,碳酸盐岩油气田22个,储量合计为46.7×108 t,占油气总储量的81%.依据烃源岩特征、储层分布特点及典型油气田的成藏规律认识,将南海中南部的成藏模式分为3类:自生自储、砂岩储层富油为主、早期成藏;下生上储、碳酸盐岩储层富气为主、晚期成藏;自生自储、砂岩储层内油气并存、晚期成藏.   相似文献   
62.
采用总人口和劳动力等直接指标单独测度,结合出生率、死亡率、少年系数和老年系数等指标进行综合测度,分析1996—2015年非洲51个国家(地区)人口扩张区的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并对比了不同测度指标和方法之间的差异。发现:①总人口扩张区的比重虽高,但扩张程度有所放缓,地域分布整体呈现“南北弱、中部强”的特征,其在东非地区缩减明显;②劳动力扩张区较总人口扩张区扩张程度更为明显,两者在北非和南非部分地区差异较大,其地域分布整体呈现“北退南进”的变化过程;③“劳动力增长率大于总人口增长率”地区比重高于“总人口增长率大于劳动力增长率”,且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前者以北非地区西北部、西非地区几内亚湾沿岸较为集中,后者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非、东非与西非部分地区;④基于综合指标结果显示,重度扩张型占有较高的比重,中度扩张型增速较快,轻度扩张型占比呈波动下降;⑤综合指标与单一指标结果有一定的趋同性,但区别也比较明显,综合指标在综合性、前瞻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3.
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确定对非洲国家气象援助项目,由国家商务部负责牵头。2013年初,CMA与WMO、非洲区域协会沟通确认气象业务需求最迫切的非洲国家清单,外交部、商务部审定确定10个候选受援非洲国家。2013年底,最后筛选出8个受援候选国,受商务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组建专家组赴非洲受援候选国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商务部根据各国调研结果,最终确定了援非项目的7个受援国家。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亚硝态氮(NO2-N)慢性胁迫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非洲群体,以下称金刚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体质量为(6.06±0.76) g的金刚虾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NO2-N浓度下金刚虾的行为、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研究显示,NO2-N浓度≤6 mg/L时,金刚虾的活力、摄食不受影响;NO2-N浓度≥8 mg/L时,金刚虾摄食缓慢、游动异常、胃肠道模糊;NO2-N浓度为14 mg/L时,金刚虾开始死亡。金刚虾肝胰腺中脂肪酶(Lipase)、胰蛋白酶(Trypsin)活性在NO2-N浓度为6 mg/L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当NO2-N浓度升至14 mg/L时活性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NO2-N浓度由0上升至14 mg/L,血淋巴谷胱甘肽(GSH)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则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  相似文献   
65.
非洲投资环境地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由3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对非洲各国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将其分为优(I≥2)、良(1≤I〈2)、差(0.8≤I〈1)和极差(I〈0.8)四大类,以便为我国企业对非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6.
非洲同中国具有传统友谊,中非之间海洋合作是中非合作大框架的新内容,是促进世界和平格局与应对全球海洋灾害的必然选择。文章从非洲国家对海洋能力建设的需求入手,分析了其海洋科技基础和面临的挑战,回顾了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海洋合作与对非援助情况,提出了对推进非洲海洋能力建设的建议,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充分有效利用中非海洋科技论坛机制、培养非洲海洋科技人才、开展联合调查等几个方面的努力,将能较快速地提升非洲沿海国家的海洋建设能力,从而促进非洲沿海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中非海洋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67.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蒙古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与蒙古科学院天文与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在蒙古中南部区域布设了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这为开展远东地区深部结构的精细探测提供了有利的数据基础.利用台阵记录的远震地震事件,采用P波接收函数的H-κ叠加分析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方法获得了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平均波速比.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厚度介于39 km至45 km之间.整体上Moho面埋深从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变浅.在蒙古主线性构造两侧地壳厚度呈现区域性变化特征,东南部地区地壳厚度较薄,约为39 km,而西北部地区地壳较厚,达45 km,为此推测蒙古主构造线可能是地壳的一个陡变带.此外,研究地区地壳的平均波速比值(VP/VS)在1.70到1.79之间,均值为1.75,低于全球大陆的平均值1.78,这可能暗示着该区其地壳是缺少铁镁质的.研究还发现测线的西北与东南地区其地壳波速比值较高,推测是古生代铁镁质地壳的残留或是新生代岩浆底侵的反映.  相似文献   
68.
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小岛国是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一组特殊群体。热带风暴、飓风、台风、洪水、海洋巨涌、地震、滑坡、海啸以及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经常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同时袭击这一组特殊脆弱的群体。为促进这一特殊群体减灾经验的交流,第三世界科学组织网络(TWNSO)、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毛里求斯大学联合组织了本次会议。会议在准备前期,广泛接受拟交流经验的书面申报。  相似文献   
69.
非洲油气资源潜力及投资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中东和美洲地区。由于中东局势动荡不定,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石油开发商们更加重视蕴藏着巨大开采潜力的非洲石油,非洲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0.
根据2018年11月东海中南部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81种,其中鱼类133种,甲壳类34种,头足类14种;优势种(IRI≥500)为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cclellandi)、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和日本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海域丰度(d)的变化范围为0.37~5.94,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8~2.64,均匀度(J)的变化范围为0.14~0.7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东海中南部海域游泳动物群落分为以90 m等深线为界的两个群组,群组间的差异主要由七星底灯鱼、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龙头鱼、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麦氏犀鳕等引起。BIOENV结果显示水深与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最密切(rw=0.55)。本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海域游泳动物种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研究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养护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