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2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4 毫秒
81.
长江口南港河段咸潮入侵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茅志昌 《地理研究》1995,14(1):27-35
本文根据吴淞、高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港河段咸潮入侵的变化特性。利用长江大通站长系列的流量资料,采用流量机率推算水质机率。南港河段每年受到盐水入侵影响,但不同水文年入侵程度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82.
罗明雄 《水文》1995,(1):51-53
南河开峰峪河段特殊水流条件下水面曲线的分析与应用罗明雄(湖北省襄樊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见的水面曲线大致可分为直线、折线、曲线(单一线)三种。除此之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发现一种特殊水流条件下的水面曲线。南河开峰峪水文站在“75·8”特大洪水后,沿测...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三峡河段的阶地主要分布在宽谷河段和长江支流河口部位。文章通过对阶地堆积物沉积相的分析和TL测年,计算出了三峡河段不同地点的下切速率:重庆河段为84.56cm/ka,涪陵河段为93.9cm/ka,丰都河段为69.8cm/ka,忠县河段为77.65cm/ka,万州河段为75.1cm/ka,奉节河段为83.8cm/ka,宜昌三斗坪河段为74.2cm/ka。 整个三峡河段的平均下切速率为81.2cm/ka。分析得出:1)三峡河段不同地点的下切速率相近;2)近0.4Ma以来,长江三峡河段的下切速率有越来越快的趋势,这表明该地区在此期间发生了构造隆升而引起河流下切加剧;3) 长江三峡河段的下切速率与金沙江下段相近。  相似文献   
84.
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工程建成后,三峡-葛洲坝之间的河段是宜昌至重庆河段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建立了该河段的三维水流数值模型,计算三峡不同下泄流量下的三维流场,并根据计算结果与适航条件分析其适航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泄流量不大于25 000 m3/s时,两坝间河段基本能满足万吨级船队的通航水流条件;当流量大于此值时,将会出现碍航区域,且随流量的增加,万吨级船队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恶化.若适当提高通航标准,则通航流量可加大到45 000 m3/s.  相似文献   
85.
为研究潮汐河道不同区段在流域来沙减少条件下的冲淤响应机制,以长江澄通河段为例,根据水动力特性将其划分为江阴—天生港和天生港—徐六泾两段,结合1950—2014年的水沙资料及2005—2014年的地形资料,比较两段冲淤对流域减沙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上游江阴—天生港段对流域减沙敏感,较快地由淤积转为冲刷;下游天生港—徐六泾段1998—2004年期间受洪季平均径流流量减小、潮汐顶托作用相对增大的影响,冲刷速率为减小趋势,2004年以后受洪季平均径流流量增大、潮汐顶托作用相对减小及流域来沙持续减少的共同影响,冲刷速率为增大趋势。使得潮汐动力对天生港—徐六泾段由促淤变为促冲的临界洪季平均径流流量为36 000 m3/s,该径流流量也是使得潮汐顶托作用在江阴—天生港段由不显著变为显著的临界流量。目前,流域减沙已加剧澄通河段整体的冲刷。  相似文献   
86.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 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 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 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为了适应上下游航道水深, 需提升荆江河段航道尺度, 亟需明确航道水深资源、碍航特征与河道演变等关系。以长江荆江河段为对象, 分析1960—2020年水沙及地形等资料, 开展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研究。研究表明: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 冲刷量占全部冲刷量的90.97%, 江心洲和边滩面积减少18.3%, 其中江心洲、边滩面积减幅分别为9.4%和24.9%;在河床冲刷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条件下, 以4.5 m×200 m(水深×宽度)进行航道尺度核查, 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占全河段5.3%;4.5 m水深碍航特征包括砂卵石河段枯水位下降幅度高于河槽下切深度引起航道水深不足, 沙质河床内弯曲河段"凸岸侧边滩冲刷、凹岸侧深槽淤积"引起滩槽形态及航道边界不稳定, 以及分汊河段内洲滩萎缩与汊道间不均衡冲刷引起枯水航路不稳定及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87.
随着HBCORS系统的不断完善,通过实际工程,探讨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利用长江中下游长达337 km的荆江河段常年埋设的固定标志,对HBCORS的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8.
为全面准确地识别小金川半扇门-达维河段干流两岸滑坡隐患,基于SBAS-InSAR技术,通过Sentinel-1升、降轨数据分析结果结合互补的方式对该区域的滑坡隐患进行早期识别。结果显示:1)升、降轨数据结合有效减小了阴影叠掩区干扰,能够较全面地识别出两岸岸坡长期蠕变的隐患点;2)Sentinel-1降轨处理得到LOS向形变速率为-120~10 mm/a,升轨处理得到的形变速率为-131~10 mm/a;3)基于形变结果识别出35处滑坡隐患点,其中8处为典型滑坡隐患点。重点分析两处滑坡隐患点的形变特征并进行现场复核显示,坡体上道路错断明显,在形变区域发育有裂隙并导致地台发生错动,验证了坡体处于长期蠕变状态。  相似文献   
89.
黄河内蒙古河段防凌防洪需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投入运行以后,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防洪形势依然非常严重,凌洪灾害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除了内蒙古河段自身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外,水沙关系严重失调,水流输沙能力下降,主河槽持续淤积,过流能力降低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分析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行前后内蒙古河段的凌汛特点、水沙条件变化规律入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需求和防洪需求,并初步提出了内蒙古河段的防凌防洪总库容.  相似文献   
90.
三峡库尾重庆河段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河道区域,两江洪水相互顶托,水沙变化十分复杂。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主城区河段处于三峡库尾变动回水区,水流条件和泥沙运动规律将发生变化。因此,主要根据2008年度及蓄水前的河道观测资料,对重庆主城区河段的泥沙冲淤变化规律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