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中国北部边疆西起天山东端的北山,东至大兴安岭北段的4200km地域内,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第四系地下水是主要供水源之一。本文首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区第四纪堆积物的分布和地下水的赋存规律。文中依据不同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及气候条件诸因素将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划分为枝状沟谷砂砾石层孔隙水、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两种主要类型,并着重对有重要供水意义的河谷冲积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的分布、埋藏条件、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 ,至 2 0 0 5年城市缺水为 110 4 2 .5× 10 4m3 ,占需水量的 17.1% ,其中大连城区 (金州以南地区 )缺水 9890× 10 4m3 ,占缺水量的 89.6 %。开发利用滨海河谷地下水资源 ,建立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 ,不仅可以治理大连地区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 ,增加水资源量 ,满足当地农业及生活用水 ,同时可弥补城市供水的不足。根据前人工作成果分析及野外实地勘查 ,大连市适于建设河谷型地下水库的滨海河谷有 2 2条 ,建成后的总库容量 10 36 0 2 .9× 10 4m3 ,开采资源量 2 5 76 6 .88× 10 4m3 ,可增加开采资源量 12 5 4 2 .4 5× 10 4m3 。  相似文献   
13.
元谋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元谋干热河谷土壤侵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造成表层耕作土壤的物理性能下降、养分流失和水分入渗能力降低。表层耕作土壤的容重比下层土壤低12.7%,总孔隙度高10.9%,有机质高37.3%,120min累计入渗总量是下层土壤的1.6-2.2倍。模拟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的小区试验结果显示,坡耕地每流失1cm表土,土地生产力水平平均下降4.54%。  相似文献   
14.
用沿都柳江河谷流域的三都、榕江、从江三个气象站作为流域上、中、下段代表站,用它们1961~2004年的观测资料进行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等要素的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后知:河谷流域90年代中期以后年平均温度明显上升,主要为冬季气温增高所致;上、中段在80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开始明显减少,中段的减少最为明显,前后20a多年平均减少值约为100h,下段基本无大变化;80年代后流域中、下段降水的变幅加大,洪涝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15.
以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选取茂县地区两期Landsat卫星影像,利用ENVI对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区域内植被覆盖图。利用Arc GIS结合茂县地区河谷分布图,界定出茂县地区两个时期内干旱河谷的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整个茂县地区干旱河谷的范围呈缩减趋势,2005年干旱河谷面积457 619 400 m2,2015年干旱河谷面积为381 971 125 m~2,干旱河谷范围缩减了75 648 275 m~2。准确地界定出干旱河谷的范围变化,对指导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西部广大山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日照河谷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抽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研究了当地民井与本次施工水井成井方法的差异,指出了当地民井在成井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适宜该区的成井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缓倾角裂隙的存在是重要坝肩地质缺陷之一,中缓倾角裂隙发育规律、成因机制分析是研究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我国西南某大型水电站中缓倾角裂隙空间分布规律的深入分析,结合地质分析、微观电镜扫描和数值模拟,阐释了中缓倾角裂隙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河谷间歇性快速下切是中缓倾角裂隙密集带相间分布的主要形成原因;(2)中缓倾角裂隙的断裂形式以拉裂和拉剪并存为主,少部分试样表现为剪切破裂,力学机制与河谷下切地质演化相对应;(3)如果岸坡内存在断层、岩脉等软弱带,若软弱带宽度较大,则沿软弱带的整体松弛效应明显,而弱化中缓倾角剪应变增量带的分布;(4)若软弱带的宽度较小且距坡表距离较小时,一方面除沿软弱带倾角方向的应变较为集中,另一方面,会使剪应变增量带自坡表至软弱带的中缓顷裂隙的集中程度和数量均有所增加,另外,岩脉间中缓倾角裂隙的密度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冲沟插值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局部多项式(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LPI)、张力样条(spline with tension,ST)、析取克里格(disjunctive Kriging,DK)以及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模型方法对高程采样点进行插值,用交叉验证法、相对差系数及沟谷线差异衡量其插值精度。遴选高程误差大于1 m的误差点,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全局Moran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TIN和DK精度较高,IDW精度最低;高程误差均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TIN > LPI > DK > ST > IDW;高程误差均呈空间正自相关,TIN模型插值误差的自相关程度最高;误差热点位于坡度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19.
桂林漓江河谷盆地地下岩溶及含水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河谷地区是当地粳稻主栽区。长期以来产量不高、不稳,分析了当地气象条件后,引种早熟杂交中籼稻,并对水稻品种布局及采用一系列稳产、增产农业技术措施。经过连续四年实践检验,其增产幅度已达12.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