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7篇
  免费   2930篇
  国内免费   4132篇
测绘学   1194篇
大气科学   1480篇
地球物理   2812篇
地质学   10203篇
海洋学   1102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578篇
自然地理   1362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9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877篇
  2018年   683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781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030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006篇
  2010年   810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850篇
  2007年   882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85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10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出砂冷采机理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对地层原油含有溶解气的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通过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河南油田于199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稠油出砂冷采技术调研及可行性研究,出砂冷采机理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并于1997年6月进入现场先导试验,矿场试验已展示出明显出砂冷采特征的G4906井,日产油量20t-30t,是常规开采和蒸汽吞吐的10倍和4倍以上,开采成本比蒸汽吞吐降低47%,出砂冷采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的形成和应用,将使国内及河南油田稠油资源利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依据煤层反射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取出了波峰波谷振幅A1、平均频率Fa、主频带能量Qf1、低频带宽能量Qf和峰值频率Fmain等5个地地震特征参数。选取8组学习样本,利用4层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动量法和自适应调整的改进算法,训练BP网络,用训练好的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经实例验证,地震多参数BP网络预测煤层厚度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煤厚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简要介绍了第13届国际变形机理、流变学和构造学学术会议的概况和特点,综述了地震变形作用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94.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geophysical an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Nojima Fault on Awaji Island, Japan, three boreholes measuring 1800 m, 800 m and 500 m deep were drilled into the fault zone. The fault is one of the seismic source faults of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earthquake of M 7.2. A new multicomponent borehole instrument wa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800 m borehole and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of crustal strain and tilt have been made using this instrument since May 1996. A high-pressure water injection experiment within the 1800 m borehole was done in February and March 1997 to study the geophysical response, behavior, perme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fault zone. The injection site was located approximately 140 m horizontally and 800 m vertically from the instru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water injection, contraction of approximately 0.7 × 10−7 str (almost parallel to the fault) and tilt of approximately 1 × 10-7 rad in the sense of upheaval toward the injection site were observed. In addition to these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he strainmeter and tiltmeter also recorded daily variations. We interpret strain and tilt changes to be related to groundwater discharge and increased ultra-micro seismicity induced by the injected water.  相似文献   
995.
IntroductionWith the most feasible and powerful technical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high-precision GPS measurement for the study on horizontal crustal deformation, the obtainment of various-scale horizontal movement data and its study over the whole world is now in the ascendant, and its applicable fields is now expanding successively. In China, besides the GPS monitoring network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rranged by many agencies and departments, the key scientific project Crustal Movement…  相似文献   
996.
叶素娟  姜亮 《矿物岩石》2001,21(2):38-41
通过对西湖坳陷花港组砂岩成岩作用过程中捕获的有机包裹体研究,表明不同成岩阶段形成的自生矿物中有机包裹体的类型,产状和组分特征各不相同。本研究采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测定包裹体有机组分以及α石英ESR测年技术,通过包裹体有机组分的成熟度特征,结合区域埋藏史和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史,确定了砂岩成岩史与有机质成熟史,并探讨了油气运移时间的关系。本区存在两期油气运移;一期与砂岩晚成岩A阶段的石英加大发育期一致,年龄约为24Ma以后,另一期则与N1末期的龙井运动引起的挤压所造成的裂隙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向斜构造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的地表移动预计方法,都是建立在开采工作面主断面为线性分布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非线性分布煤层的预计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以随机介质理论为基础,利用曲线积分的方法建立了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公式,并且利用数值积分法和叠加原理解算地表移动与变形值,扩大了地表移动预计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预计值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8.
吕志平 《测绘学报》1996,25(2):146-150
本文阐述了空间大地网联合处理中的地壳运动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均匀形变,均匀形变,体应变和刚体转动的识别方法,文中以我国现有空间大地网的模拟数据,结合中国大陆地壳构造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999.
龚玉珍  邵有清 《四川测绘》1996,19(4):151-156
本文介绍了古田汉一级大坝原有变形观测项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观测系统改造的原则和要求。详细论述了各观测项目增设、改造及自动化设计的实施方案,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  相似文献   
1000.
张尔乐  朱兆才 《地震》1996,16(2):190-196
根据大连双井测汞震例,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就汞测量预测地震进行了定理化研究,给出适宜本地区的经验预测公式,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