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1314篇
地球物理   561篇
地质学   664篇
海洋学   56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乌鲁木齐西山断层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展布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亚板块南缘西山南麓的乌鲁木齐西山断层,构造地貌发育,航卫片上线性影象清晰,呈舒缓波状。断面倾向NWW,倾角60°~83°。破碎带宽约100m,内含多个断面,构成叠瓦状构造,逆冲量颇大。在走向近NE区段有一定左行走滑活动分量。新构造运动使侏罗系逆冲到中更新统之上,断层断错了全新统的冲积层。由中强地震沿西山断层分布资料显示,现今仍为粘滑活动。经14C测年确定,最近两次明显粘滑活动时间为4759a和493a,其时间间隔为4266a,其中一个断面的逆冲量分别为1.0m和0.25m。  相似文献   
82.
83.
岩质高边坡岩体变形参数及松弛带厚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预测岩质高边坡开挖后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及松弛带厚度,是分析岩质高边坡在开挖后变形(位移)和作好防护设计的重要资料,运用波动力学关于平均应力与体积模量、岩体纵波速度与弹性模量、变形模量间的关系,通过部分实测资料及边坡应力场有限元分析的资料,分别建立了纵波速度与岩体变形模、岩体应力间的关系,研究了开挖边坡岩体变形模量的变化,预测了岩体松弛带的厚度。  相似文献   
84.
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的渐近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种严重的矿区地质灾害。煤层的倾角、厚度等物理条件是地表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水平煤层或缓倾斜煤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倾角小,地表沉陷具有较完整的规律性,其预测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在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由于地层倾角较大,赋存条件和地质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增强了地表下沉的非线性特征,使地表沉陷具有不确定的表现规律。文章对重庆市南桐矿区东林矿的地表沉陷非线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的分形维数是1.07。在岩层移动这个系统当中,既含有已知的又含有未知的或非确定的信息,可以作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岩层控制系统的状态、结构和边界条件难以精确描述,属本征性灰色系统。文章针对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非线性较弱的性质,提出用一种基于GM(1,1)的渐近预测模型对东林煤矿42个月的地表下沉量时间序列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对急倾斜层开采地表沉陷的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进一步证明这种渐近的灰色预测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地表沉陷预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空间。  相似文献   
85.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长江上游流域面雨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仁芳  刘静 《气象科学》2004,24(4):483-487
利用1998~2000年3~11月长江上游六大流域逐日降水实况和MAPS、T106(T213)、欧洲中心等数值产品资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六大流域强降水面雨量等级预报模型。并于2002年6~9月进行了业务试验。  相似文献   
86.
项素清 《气象》2004,30(3):35-38
利用 1 956~ 2 0 0 0年舟山市定海验潮站潮位观测资料 ,对历年影响舟山的台风风暴潮灾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将台风按路径分型 ,分析了不同路径台风风暴潮的特点 ,并用基于PRESS准则的逐步回归方法 ,建立了不同路径风暴潮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87.
曲流河、辫状河储层在我国的陆相盆地中广泛分布。由于曲流河相沉积砂体的单层薄、横向变化;辫状河相沉积的砂体迁移快、垂向加积等特点,增加了在勘探过程中对其分辨的难度。因此,对地震资料曲流河、辫状河油气储层的识别与预测,必须综合多种与其相关的地质资料,结合地震数据体中给出的信息来判断分析,以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8.
基于对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小山、松山、两江水电站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成果,论述了综合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思路和定性预报、定量预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2002年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9.
通用洪水预报模型库设计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四龙 《水文》2004,24(6):1-5,40
在介绍洪水预报模型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洪水预报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规定了各类数据文件格式,设计了洪水预报模型库的通用数据接口,并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中实现了通用洪水预报模型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90.
It is usually recognized that relatively large amounts of soil particles cannot be transported by raindrop splashes under windless rain. However, the splash-saltation process can cause net transportation in the prevailing wind direction since variations in splash-saltation trajectory due to the wind are expected in wind-driven rain. Therefore, determin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rain and wind on the process should enable improvement of the estimation of erosion for any given prediction technique. This paper presents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effects of slope aspect, slope gradient, and horizontal wind velocity on the splash-saltation trajectories of soil particles under wind-driven rain. In a wind tunnel facility equipped with a rainfall simulator, the rains driven by horizontal wind velocities of 6, 10, and 14 m s−1 were allowed to impact three agricultural soils packed into 20×55 cm soil pans placed at both windward and leeward slopes of 7%, 15%, and 20%. Splash-saltation trajectories were measured by trapping the splashed particles at distances downwind on a 7-m uniform slope segment in the upslope and downslope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for windward and leeward slopes. Exponential decay curves were fitted for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splash-saltation sediment as a function of travel distance, and the average splash-saltation trajectory was derived from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fitted func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verage trajectory of a raindrop-induced and wind-driven soil particle wa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the wind shear velocity, and it had the greatest correlation (r=0.96 for all data) with the shear velocity; however, neither slope aspect nor slope gradient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splash-saltation trajectory. More significantly, a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ducted with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f C1(u*2/g) showed that average trajectory of splash saltation was approximately three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typical saltating sand g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