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B6.0软件开发平台,以MapInfo GIS软件为数据支撑平台,建立了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震中快速定位查询显示功能、基于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分析功能。为地震应急响应提供辅助决策,为震后资源调度、伤员输送、人员疏散等提供科学信息,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42.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rupture zon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epicenter and magnitude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 There is still argument about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1842 M7 Balikun earthquake and the 1914 M7 1/2 Balikun earthquake i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in eastern Tienshan. 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we confirm that there exist 3 rupture zones in Eastern Tienshan. These rupture zones, Tazibulake rupture zone on the Jian Quanzi-Luo Baoquan Fault, north of Shanshan, Xiong Kuer rupture zone on the south Balikun Basin Fault and Yanchi rupture zone on the south Yiwu Basin Faul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2 historical earthquakes. Based on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current geological evidence analysis, we infer that Xiong Kuer rupture zone was produced by 1842 M7 earthquake and Yanchi rupture zone by 1914 M7 1/2 earthquake, while Tazibukale rupture zone may represent another unrecorded historical event. South Balikun Basin Fault disturbs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which has a 14C age of 3110±30 B.P in the south of Balikun County, ~100km to the east of Xiong Kuer rupture zone, therefore we can't preclude the possibility that Xiong Kuer rupture zone extends to the south of Balikun County. This region overlaps with the meizoseismal area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document, together with the fact that the impact of 1842 earthquake is no less than 1914 earthquake, we believe that the magnitude of 1842 earthquake is no less than that of the 1914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43.
地壳内部的情况是复杂的,特别是当今地下的情况,而震中迁移交汇的现象可暗示构造运动加力速度快的地区,因此与大震位置的预测有关。  相似文献   
44.
利用尼泊尔周边区域6个IGS GPS跟踪站数据,对2015-04-25尼泊尔地震激发的电离层扰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尼泊尔上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存在不同频率的电离层扰动,扰动中心频率约为3 mHz和4 mHz。前者发生在震中附近1 000 km左右的范围,后者范围达2 000 km,推断其分别为地震破裂产生的声重波信号以及瑞利波向上传播到电离层所激发的异常扰动信号。联合两个频率扰动信号,根据观测的扰动位置以及经验扰动速度反演震中位置,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5.
一种基于Google Maps的地震信息节点显示地震震中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秀敏  柴荣建 《华南地震》2011,31(1):104-109
Google Maps API是Google公司提供的免费WebGis电子地图应用服务.本文根据地震信息节点的网络状况,以Google Maps为开发基础,以地震信息通道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面向信息节点服务的地震震中地图发布中心,为市、县地震机构提供一个实时地震信息展示平台.一方面提高了信息节点的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46.
在福建第四纪活断裂调查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观察活动断裂面的擦痕、阶步、断层泥、蚀变程度的对比,并采集断面岩石切片,作显微构造观察,结合宏观断裂特征、震源机制解、地震破裂形迹,探讨宏、微观地震断裂破裂力学特性,试图为本区强震的中长期预测提供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47.
后差分GPS测量则木河断裂地震微地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治坤  田勤俭  张军龙 《地震》2007,27(3):97-104
地震微地貌是研究古地震的重要证据。 发生在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地震的地表破裂带在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得以保存完好。 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大, 断塞塘、 断层陡坎、 鼓包等微地震地貌特征明显, 在三维视图内可直观反映测量区内的这些地貌特征。 利用后差分GPS方法测量断裂活动形成的地震微地貌, 水平测量精度可达0.5 m, DEM精度可到一个像元1 m, 是定量化研究地震微地貌的一种新方法。 测量结果表明, 大箐梁子顶部七条干沟对应多次古地震事件; 大箐梁子顶部鼓包被断裂断错, 断塞塘沉积区向南迁移, 鼓包最新断错约4 m, 大箐村南山坡形成50 cm高断层陡坎。 说明大箐梁子一带地震活动性较强, 且以挤压构造为主。  相似文献   
48.
1995年永登地震黄土震陷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5年永登地震形成的黄土震陷场地现场考察及震区震陷形成的地震动和黄土厚度条件,用震区震陷试验曲线计算了震区试验震陷量。并通过震区震陷黄土和未震陷黄土微结构对比分析,探讨了黄土震陷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震区试验计算的震陷量略小于实际地震震陷量;黄土震陷产生的机理为地震力剪切作用下孔隙结构破坏,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振动质密所致。  相似文献   
49.
川西北哲波山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康林 《矿产与地质》2000,14(4):220-224
研究分析川西北哲波册微细浸梁型金矿构造发育特征,控矿作用后,认为临界沟断裂为剪切破碎带内主干断裂,为导矿构造。控矿构造具有分带集中之特征,断裂集中分布区在空间上成斜列产出。产位矿体的是剪切破碎带内SN向呈右行侧幕式产出的具舒缓波状弯曲的一系列次级断裂,以及褶皱轴部、密集裂隙带、断裂相交部位。  相似文献   
50.
SEISMIC GEOLOGY     
正20140644Cao Ying(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China);Wu Xiaoping Research on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Basing on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Data in Sichuan-Yunan Area(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ISSN1000-0666,CN53-1062/P,36(2),2013,p.165-172,6illus.,2tables,16re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