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5篇
  免费   2400篇
  国内免费   946篇
测绘学   630篇
大气科学   487篇
地球物理   7650篇
地质学   3128篇
海洋学   556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584篇
自然地理   98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20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643篇
  2007年   796篇
  2006年   782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84篇
  1997年   246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6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中国边缘海域及其邻区的岩石层结构与构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边缘海域近年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根据速度异常和各向异性分析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的岩石层结构和构造,讨论中朝块体和扬子块体在黄海内部的拼合边界(黄海东部断裂带)、东海陆架盆地上地幔异常与岩石层形成演化、南海北部地壳底部高速层的成因及地幔活动等问题。分析表明,黄海东部与朝鲜半岛之间存在一个深部构造界限(大致对应于黄海东部断裂带),分界两侧Pn波速度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应力和断裂剪切运动作用下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特征。东海陆架下方的低速异常揭示了张裂盆地形成时期的地幔活动痕迹,表明中、新生代期间发生过地幔上涌并造成岩石层减薄,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引发的地幔活动对东海陆架岩石层的形成、演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南海北部岩石层厚度较大并且温度相对偏低,地幔异常仅限于局部地区,估计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地壳底部高速层形成于张裂发生之前,或者是地壳形成时期壳幔分异时的产物。南海中央海盆的扩张不仅导致地壳拉张,软流层物质上涌,而且也造成岩石层地幔减薄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62.
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对年、月、旬等现今时间尺度上的断层活动变化进行有效预测。运用基于地震活动定量指数运算程序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贝加尔裂谷系(BRS)及邻区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断层活动变化发生在以几年为周期的时间尺度上,这无法用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沿着穿越贝加尔裂谷系的剖面编制了活动断层图以及地震活动定量指数曲线。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震活动定量指数对活动断层进行仔细的分类,从而为解决地震中期预报相关问题开辟了重要途径。这种方法还被用来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时空变化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实时尺度上断层活动具有高频发生的特征,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脆性岩石圈板内和块体内部运动产生的慢变形波的干扰导致的。利用变形波的通过速度可以对活动断层进行分组,各组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参数,同时还可以对变形波波前的方向以及某一区域内主要断层在实时间隔内(地质上的瞬间)的活动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3.
通过分析三角高程的误差来源和消弱方法以及土方量计算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站仪结合南方公司的cass软件测算土方量的新方法,既减少了工作量,又提高了测算精度,适合大型土方工程量的测算。  相似文献   
64.
数字测图技术在阜新市地理数据库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和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数字测图方式进行了外业快速数据采集。并利用南方C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内业成图工作,最后利用大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进行地理数据的入库,从而实现了阜新市区地理数据库的更新,此方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借鉴到同类的地区。  相似文献   
65.
全站仪断面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断面测量的角度出发,主要讨论全站仪在断面测量中的野外观测方法、数据处理思路以及相应的软件研制.  相似文献   
66.
免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的测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基本特点和性能;对Nikon DTM-352免棱镜全站仪在无反射棱镜条件下的测距性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包括照准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反射目标测距、以不同的入射角(激光束与目标面之间的夹角)测距、瞄准不同透明度的反射面测距以及对物镜加罩测距,并通过对大量的测试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实际工作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7.
叙述了GPSRTK接收机校准检测试验场建设的方法,介绍了GPSRTK接收机校准检测的步骤,提出了GPSRTK校准检测的项目和结果判定方法,为未来的GPSRTK国家检定规程的出台做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68.
大别山黄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新的地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别山黄石至六安反射地震剖面上有很多近水平的反射体,表明大别山中心部位的中、下地壳内也有近水平的分层性。反映有流变性和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与大型薄皮构造理论对岩石圈性质的认识一致,因而在其运动过程中应服从薄皮构造的运动规律。结合以往对大别山区划分的岩石一构造组合,在前人对此反射地震剖面所作的地质解释的基础上,对反射地震剖面作了较为详细的地质解释,并建立了大别山造山带在此剖面上的两维几何结构。剖面南部为造山过程中形成的背斜构造。地表15km深度内为由碰撞混杂岩组成的扬子与中一朝大陆之间的主滑脱带。剖面中部为造山期后的侵入体。剖面北部为主滑脱带的根带(通常认为的缝合带),根带被中生代形成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切割。剖面最北端为变质复理石中略晚于主滑脱带的反向冲断带。推溺l下地壳的断开距离在扬子大陆俯冲时(三叠纪前)规模较大,然后逐渐缩小,直至保留到今天的规模。  相似文献   
69.
针对野外数据采集参数对分辨率的影响,对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反褶积、速度分析、Q补偿及谱白化等几个重要模块原理进行分析,指出在高速岩层中数据采集,应采用小药量激发,小道距,小排列,全三维,不组合、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高密度多点采集,能够充分保护有效地质信息的高频成份,在更大范围内满足高分辨地震勘探的要求。资料处理过程中,在保证同相叠加和高信噪比的前提下,采用提高分辨率的模块以弥补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损失的高频成份。实践证明通过高保真、宽频带数据采集和高信噪比前提下的高分辨率数据处理,完全能够为矿井采掘提供高精度地震勘探资料。  相似文献   
70.
受限于地震波主波长的1/4,常规地震处理难以分辨较薄煤层。基于模型的波阻抗反演虽然克服了厚、薄煤层计算问题.但因难以得到准确的高频部分,很多情况下反演结果的精度和分辨率往往不能满足地质预测的要求。小波边缘分析建模波阻抗反演方法是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地震特征参数,用于建模并参与迭代反演。该方法即可以弥补反演过程中高频成分的误差,减少对钻井数据的依赖程度,得到较为合理的初始模型,又可提高反演的精度和分辨率.使反演结果更好的反映实际地下地质情况。利用该方法,对大井-将军庙及新疆红沙泉2个勘探区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含煤地层进行波阻抗反演,反演结果与钻井资料进行比较,其中大井一将军庙0802及0809号孔单煤层厚度误差分别为3%、8%.新疆红沙泉多煤层厚度及煤层之间的夹层厚度预测结果除B6煤层误差较大外,其它误差均小于7%.可见该反演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