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测绘学   263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420篇
地质学   872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3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岩体三维不连续裂隙网络及其逆建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青春  大西有三 《地球科学》2003,28(5):522-526,544
通过拟合实测的二维裂隙编录图和钻孔裂隙编录图,优化裂隙三维大小和密度参数,使模型能够准确再现野外所观测到的实际现象,包括开挖面和钻孔上不同裂隙的数量、密度和长度,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大量野外构造地质调查和深部构造解释表明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由多组倒转复式背斜、复式箱状背斜构成的推覆体及其前缘逆冲断裂组成 ,由寒武系—第四系组成的推覆体由北向南逆—斜冲 ,平面上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推覆构造 ;普昌断裂由各不相连的逆冲斜冲断裂段组成 ,而不是完整的一条走滑断层 ,各推覆体前缘逆冲断裂与各推覆体的普昌断裂段共同构成统一的前缘逆冲斜冲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系统 ;普昌断裂段以西的推覆体具有向东抬升、向西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断裂段以东的推覆体具有向西抬升、向东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基底隆起带是巴楚隆起隐伏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之下的部分。各推覆体前缘断裂在深部均归并于统一的寒武系底部的滑脱面 ,其南浅北深 ,东浅西深 (普昌隆起带以西 )或西浅东深 (普昌隆起带以东 ) (6 10km ) ,埋深较大区发育多组滑脱面。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的形成时期为晚第四纪 ,为现今活动的推覆构造系统。文中认为各推覆体向南西的倾覆端基底滑脱面和中新生界内部的滑脱面没有贯通 ,是未来 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33.
内蒙古大青山印支运动厘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中下侏罗统五当沟组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结合同位素年代与岩浆活动特征和各种构造要素之间叠加改造关系,证实了大青山地区存在强烈印支运动。构造样式和构造要素组合特点表明大青山印支运动是一次强烈逆冲推覆、褶皱造山运动,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和褶皱构造,构成了大青山地区中生代造山带主体构造格架。在地壳构造变形过程中伴随有强烈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株和岩墙。大青山地区印支构造运动的确定对研究阴山—燕山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逆冲拆离断层系统又称薄皮构造,一般可分为根带、中带、前锋带及外缘带四个部分。其前锋带又可划分出滑脱型、褶皱型、前冲型和反冲型等几类构造样式,各类构造样式还可再分成若干种。例举了各种中国西部存在的典型构造样式。在库车盆地还发现双重滑脱逆冲拆离断层前锋构造存在,在其他盆地仅发现单层逆冲拆离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逆冲滑脱拆离断层前锋带构造环境中油气丰富(典型的如克拉2气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5.
通过野外工作和地震剖面分析在此首次提出皮羌断裂具有3期构造活动历史:古生代为正断层;早第三纪-中新世为逆断层,并具有右旋走滑分量;上新世为左旋走滑(撕裂)断层.中新世,与皮羌断裂右旋走滑相协调,柯坪断隆东部带与巴楚断隆尚未分离,它们共同构成塔西南前陆盆地的前缘隆起.上新世时,柯坪断隆受南天山陆内造山的影响,形成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皮羌断裂此时发生左旋走滑,调节了柯坪断隆东西两部分推覆作用的差异性.因此,皮羌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断裂,多期断裂构造性质的认识对重新认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构造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存在新生代两期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36.
单程波方程偏移算子高阶辛格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震偏移算法中单程波算子中e指数项的近似,提出一种高阶辛格式算法. 与非辛格式的近似、一阶辛格式近似和两步法进行数值对比表明,文中提出的高阶辛格式具有更高的精度. 脉冲响应的计算也表明文中的近似方法具有降低频散效应和适应横向变速的能力. 用Marmousi模型验证了对复杂构造的成像的能力,实际资料计算表明本文方法适合于较大深度的稳定准确成像.  相似文献   
37.
Helmholtz算子逆的多方向分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Fourier有限差分(FFD)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波场深度延拓方法,它需要用到包括Taylor展开、连分式晨开、迭代展开等一系列数学展开,将FFD方法从二维推广到三维时,需要解决二维Helmholtz算子的求逆问题。本文利用多方向分裂方法导出了二维Helmholtz算子逆的近似公式,可以应用于三维波场深度延拓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结合近几年来渤海湾盆地区深层地震勘探与解释的成果,重点论述了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提出燕山期构造变形样式总体在纵向上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分别称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横向上总体可分为三个构造带,西部为向西逆冲的薄皮逆冲带,中部为冲断—走滑带,东部为厚皮褶皱—冲断带,主体由两期挤压方向皆为NW—SE向的褶皱—逆冲变形形成;并将其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但是,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的构造变形特征和原型盆地有所变化,其空间上的差异是基底构造格局及其空间差异叠合的结果。综合其它研究结果还表明,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是在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弧的挤压构造背景下,陆内壳下拆沉和壳内挤出逃逸构造的综合动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9.
首先证明了加权最小范数平差一般解的一个重要性质,由此提出了利用附加的观测值来求解加权最小范数平差问题的方法,并证明了该法与利用一般解法等价性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0.
空间目标的聚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霖 《测绘学报》1997,26(4):337-343
本文定义了集合元素的聚合算子,简述其特性,以此聚合算子为基础,提出了空间目标的聚合模型。根据GIS空间目标的属性,分析了聚合算子的表现形式。由此模型的特点可以得出:聚合模型适合于GIS层次数据的组织,它能减少数据的冗余和维护数据的一致性。经概念及含义的比较,指出了面向对象的模型方法很适合此聚合模型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