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3篇
  免费   4186篇
  国内免费   1656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140篇
地球物理   7011篇
地质学   7619篇
海洋学   36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744篇
自然地理   49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485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732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708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459篇
  1999年   375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29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30篇
  1994年   270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3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的微观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断层错动产物一般尚未固结,难以对其进行定向取样,固化和磨制薄片,笔者经过长期努力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郯—庐断裂带赤山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的研究中。笔者按总结出的方法定向采取断层泥,对其固化并磨制定向薄片,在镜下仔细观测,发现众多变形现象和由其反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信息。属脆性变形的有:长英质矿物颗粒被错移并形成棋盘格式构造,脆—塑或塑性变形发生在粘土和云母类的矿物中,尤其是“帚”状扭折和先扭后错现象在云母中非常普遍。恢复薄片的自然产状后,宏微观构造具统一性。据变形产物赋存的地质时代,它们应是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微观证据。文中笔者除系统介绍了柔性断层产物的采样、固结、磨片和应用此种技术的实例外,还探讨了显微构造分析在活断层研究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2.
赵晋明  阚荣举 《地震研究》1992,15(4):392-400
本文以澜沧耿马地震时昆明震害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史料,研究了昆明市区震害的不均匀分布,烈度有两度的差别。相对高烈度区与历史强震破坏的重震害点大部分重合。据此分析了震害重复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和沉积盖层的关系。本文可用于研究昆明市区及邻区强震对市区可能造成震害的大致分布,为震害预测、防震抗震和城市规划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巴士系构造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丁原章  梁劳 《华南地震》1992,12(2):1-14
在北东东向分布的华南地震带内,从巴士海峡到闽粤赣三省交界有呈北西向分布的地震密集带。它与北西向分布的巴士系断裂构造相一致。此组构造与华南地区其他北西向构造的重要区别在于,它起自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缘,其动力主要来自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不均匀的推挤作用。巴士系构造是华南地区新构造活动性最强的构造,沿着此组断裂曾有过大量强烈的地震活(?),包括6级、7级和8级地震。在未来10年内,此带的强震活动有逼近粤东、闽南沿海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4.
何正檀 《华南地震》1992,12(3):36-45
1980年,笔者应用地震对称迁移图象预测了全球大地震,其中包括12项主要预测意见和5项补充预测意见。近十年间,大多数预测意见已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说明作为一种新方法,对称迁移图象可能对地震长期预测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李起彤 《华南地震》1992,12(3):63-68
研究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的定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活断层潜在地震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研究中有广泛应用。作者提出了对活断层活动度和危险度概念含义的看法及其划分标准和评定方法;主张用下次大震迫近时间作为评定活断层危险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6.
活断层是地震的潜在策源地。然而不同的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有极大的差别。客观地评价活断层上地震潜在能力不仅是地震预报研究的需要,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布局和抗震决策也极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对弱活动性断裂的研究与对强活动性断裂的研究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本文以弱活动的蒲江—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带为例,讨论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断裂带的地质结构以及断裂的切割深度等因素对该断裂带地震潜在能力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对江苏省赣榆发生的3次地裂缝的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叙述了地震科学的发展和与地震科学发展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在现今地震科学发展的形势下,地震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视野应朝何方面扩展和延伸,得出地球科学的研究必须以全球观点予以推进和参与才有出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9.
在详细介绍模糊信息分配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模糊近似推论及信息集中原理,以地电手段为例,将模糊信息处理法应用于地震的三要素预报,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新方法在地震预报的各种手段中均有推广价值,方法本身具有客观、自完善功能,并可用于其它领域的模糊关系处理上。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b值时间扫描及地震复发周期等统计方法,对乌鲁木齐至沙湾一带1977年以来的地震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5.0级以上中强地震发生前,b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异常。利用地震复发周期计算公式和未来地震震级定量计算公式,得到区内不同震级区间的平均复发周期及今后2年左右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