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1996年10月,俄罗斯星城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迎来了两位中国学员,李金龙和吴杰。他们专程来这里接受艰苦的、复杂而系统的培训。  相似文献   
72.
十红滩铀矿床首采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保侠  李占双 《铀矿地质》2003,19(4):193-202
本简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区域、矿区地质特征,重点对矿区、首采段层间氧化带空间展布规模、分带性、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研究;对首采段含矿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构构造特征和铀矿体的展布规律、形态特征、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以及铀矿石物质组分、铀存在形式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赋矿位置及矿床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SNIP的临床手术病理及CT资料,结合文献讨论。结果:48例SNIP中,男性居多(62.5%),鼻塞、流涕为主要临床症状(100%),50%的患者涕中带血,31.25%的患者嗅觉减退,18.75%的患者嗅觉丧失,12.5%的患者6年内复发。SNIP主要为单侧发病(93.75%),病变最易累及同侧上颌窦(55.56%)。CT平扫SNIP均呈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45.61±1.02)HU。受累窦腔内肿块完全充填者21例(43.75%),未完全充满窦腔者22例(45.83%),受累窦腔呈轻度膨胀性改变21例(43.75%),窦壁及鼻甲骨质吸收或破坏42例(87.5%),受累窦腔较健侧缩小7例(14.58%),局限于鼻腔呈息肉样改变2例(4.17%)。结论:SNIP具有一定的CT特点,术前CT检查对SNIP累及的部位、范围等可准确确定,可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H12402井区位于志留系覆盖区,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缝洞型储集层,是塔河油田西北部奥陶系主要的产建阵地之一。基于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和钻井资料,并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对该区下奥陶统岩溶发育条件和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岩溶洞穴的控制因素和发育模式。结果表明:TH12402井区处于北西向次级鼻状构造的南翼,该区发育加里东中期Ⅲ幕古岩溶作用,岩溶地形以低幅度的溶丘和洼地为主,地表水系呈南北向汇流且分支水系相对欠发育;岩溶储集空间以大型迷宫状岩溶管道和分散的孤立状洞穴为主,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40~100 m,且以未充填为主;近东西向的走向断层、次级鼻状构造以及上奥陶统地层尖灭线联合控制了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成了平缓岩溶地貌区走向断裂汇流型岩溶洞穴模式。上述成果为相似井区的古岩溶储集层预测和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76 例行鼻内镜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8 例。观察组应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嗅觉测试(CCCRC)评分、鼻腔纤毛传输速率(MTR)以及手术日恶心、呕吐、口渴、饥饿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SAS评分、CCCRC评分、MTR、手术日不适症状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日不适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鼻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 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鼻部总症状评分(Uni-VAS)及各鼻部症状评分(Multi-VAS),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0.7%(17/28),对照组为89.7%(2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及Uni-VAS、Multi-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效,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变应性鼻炎替代治疗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78.
介绍李国徽教授辨治前庭神经炎(VN)的经验。李教授认为VN眼目旋转之机与风、痰饮、瘀、虚的动摇之象符合,其病位除在脑、肝、脾、肾外,还与耳、目、项关系密切。其采用内、外治法,内治之法以祛“动象”之因为关键,强调分期治疗,早期以风、痰两邪为主,宜散风火、化痰湿;中期以内风兼痰瘀为主,宜息内风、化痰瘀;后期以本虚为主,宜益气血、补肝肾。外治之法则提倡前庭康复训练,其头动、眼动的动态训练方式符合中医学“以动治动”的理念。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