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114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2.
中国黄铁矿资源丰富,按元素和矿物组合的不同,其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锌、铜黄铁矿型矿床;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床;含钨黄铁矿型铜矿床;含锡黄铁矿型矿床;含金黄铁矿型矿床。最主要的成因类型是海底喷气沉积矿床,它广泛分布于不同时期的造山带及早前寒武纪克拉通。黄铁矿形成的构造环境可分为5种,即:边缘浅海或优地槽环境;上叠的断裂坳陷带;洋中脊;岛弧地带;陆相火山盆地。  相似文献   
23.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黄铁矿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秋娟  张汉岩 《黄金地质》1997,3(1):10-16,T002
系统研究了乌拉山金矿黄铁矿的产状,晶体宏观形态,晶面微形貌,化学成分,热电性方面的标型特征,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找矿标志,为矿床的成因研究和深部远景评价提供了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25.
陕西凤县庞家河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庞家河金矿床的地层、构造控矿特征,研究了矿床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及矿体、矿石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矿石及矿石矿物黄铁矿的O、S、Pb稳定同位素组成;认为庞家河金矿的成矿介质水为同生建造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上沉盆统下东沟组,矿床类型为热水溶滤成因的微细浸染型。  相似文献   
26.
黄铁矿型结构的晶体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铸文  杨忆 《矿物学报》1996,16(4):423-430
本文根据特征离子坐标变化的特点,对黄铁矿型结构微变规律性进行了讨论,作了一些规律图,总结出:成分的变化控制着u值的变化,u值的变化影响着晶体结构微变化。u值发生变化,MX6反三方柱的顶面和底面中3轴相向或相背移动,u值增加愈接近正八面体,u值发生变化,X(M3X)三方锥底面的方位不变,但锥顶(X7)和锥体内的(X1)的坐标要变化,它们会沿着锥的中轴线相向或相背移动,形成扁平型的三方锥,最后得出:当  相似文献   
27.
广东陆丰黄铁矿床铁帽型金矿物质组成和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丰铁帽型金矿是原生含金黄铁矿矿床长期表生地质作用的产物。通过矿相鉴定、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谱学特征研究、差热分析、电子显微镜及电子探针等手段,查明了褐铁矿铁帽系黄铁矿氧化物,其主要矿物为针铁矿,金矿物为自然,主要呈细粒和微粒状产出。  相似文献   
28.
29.
黄铁矿的中远红外谱及其对含金性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建业 《西北地质》1996,17(3):59-65
针对黄铁矿的具体情况,笔者采用中─远红外幅射以及透射吸收谱与反射吸收谱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和含金性评价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确定了黄铁矿含金性的红外光谱评价准则是:v1、v2、v3吸收带的频率分别低于415cm-1、347cm-1、287cm-1,Tov1-Tv1值低于30,Tov2—Tv2值低于5时为富金;相反的情况为贫金或无金。在样品物质浓度(C)相同的条件下,黄铁矿特征吸收带的光密度(D)值随其含金性提高而变小。  相似文献   
30.
傅祥林 《铀矿地质》1996,12(4):204-213
本文以铀矿区广泛发育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因矿物学方法探讨金鸡岭岩体外带铀矿床的成矿机理;论证了矿质来源于岩体的围岩,与花岗岩关系不密切;岩体侵位所引起的围岩热变质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变质热液,是导致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