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975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370篇
地球物理   288篇
地质学   2238篇
海洋学   40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彭琛  李原 《青海地质》2002,11(1):31-37
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对出露于中祁连北缘中段的一套中深变质岩系研究,将在具有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中、深构造变形,时代为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组合划归为托赖岩群。它是中祁连山地块由中地壳下部-下地壳上部物质组成的残留体,在其长期的构造就位过程中经历了不同构造层次变质变形改造,具有不同的地质面貌。  相似文献   
62.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远程地下水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道 《内陆地震》2002,16(3):213-223
对新疆北天山地区地下流体的动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在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的震时和震后 ,多井水位、水温、流量出现大量异常变化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地震波的同震振动效应和震后阶跃变化。其中乌鲁木齐 10号井的地震波效应双振幅最大 ,为 185 mm,持续时间达 2个小时 ;0 4井水位阶跃上升幅度较大 ,为 0 .12 5 m,且具有不可逆特征。另外 ,对比了新疆及邻区 7级以上地震北天山地下水的震后效应 ,讨论了地下水远程效应与井震距离的关系以及阶跃异常的幅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63.
苏乃秦 《内陆地震》2002,16(3):224-234
对新疆北天山l931年以来6级以上、l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空间图像进行了分析,发现震前多有不同程度的地震空区或条带出现,其孕育时间一般为8-14年;震源深度呈现由浅而深、通常超过25km的变化,孕育时间一般为3—4年。同时对上述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前兆特征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所选资料的精度等问题进研了讨论。  相似文献   
64.
黑龙江省北三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5.
通过对各类层序界面的识别,以沉积特征、副层序和体系域与结构转换面等层序分析,进行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将湘西北慈利—大庸地区台缘斜坡相区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划分为11个Ⅲ级层序,其中上震旦统7个、下寒武统4个,主要是Ⅱ型层序。在区域层序地层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高玮 《地质通报》2003,22(7):545-545
自侯连海先生1997年发表《中国中生代鸟类》专著以后,侯连海先生和他的合作者们又于2002年发表了《中国辽西中生代鸟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专著,继续总结关于中国中生代鸟类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古鸟类学的发展,也使中国成为研究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基地。该书对中国辽西地区发现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孔子鸟类群和华夏鸟类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全书共分七章:辽西鸟类化石产地(热河生物群)的地质年代;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孔子鸟类群;世界早白垩世最大的鸟类群———华夏鸟类群:鸟类起源的研究与带毛的恐龙;鸟类飞行…  相似文献   
67.
湘西北地区露头区早奥陶世生物礁发育,主要造礁生物有蓝绿藻(包括Cyanobacteria和Girvanella)、Pulchrilamina、Calathium、Batostoma、Archaeoscyphia。主要礁岩类型有障积岩和粘结岩,主要生物礁类型有障积礁和粘结礁。根据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奠基阶段、生长阶段和灭亡阶段。部分生物礁生长阶段形成的岩石类型上下不同,成礁方式也不同,据此可将生长阶段分为两期。根据生物礁上覆岩石类型的不同可推测其死亡方式是属淹死型还是属渴死型;根据围岩和礁岩的接触关系的不同,可形成追赶型和并进型两种生物礁埋藏模式。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控制着生物礁的生长、发育、死亡和埋藏,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可形成生物礁不同的发育、死亡和埋藏模式组合。  相似文献   
68.
北淮阳构造带的电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淮阳构造带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的地带,紧邻郯庐断裂带和大别山带,处于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重要部位,该区的地质研究势必涉及若干大地构造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许多学者(刘文灿等,1999;王道轩,1987;张廷秀,1987;等)对北淮阳构造带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客观条件限制,研究工作偏重于地面地质调查。本次研究工作以近年完成的高精度电法剖面为主线,结合其它资料,解剖了北淮阳构造带的地质结构,取得的新成果和认识  相似文献   
69.
辽西朝阳盆地早白垩世一新的无齿翼龙化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自辽西朝阳盆地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翼龙化石被记述。化石材料是一接近完整骨架的无齿的翼龙,带有一不完全的头骨。作者将其归于翼手龙类(Pteroclactyloidea),并建一新属、新种一无齿吉大翼龙(Jidapterus edentu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70.
甘肃北祁连山寒山金矿床控矿条件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标志及控矿因素等诸方面分析,指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奥陶统岛弧钙碱性安山—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矿体受多级断裂裂隙系统的控制,且主要定位于韧—脆性剪切带内的强片理化带中,成矿作用发生于碰撞造山作用挤压—伸展转变期,花岗闪长岩、闪长岩等造山期中酸性岩体侵位期间及其以后,深部岩浆房或中酸性侵入体主要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热驱动力,矿床成因类型属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与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