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713篇
地质学   378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32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对含变时滞输入的挠性航天器姿态复合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个时滞依赖的H控制和干扰观测器(DOBC)相结合的复合分层控制结构,实现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稳定控制.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为:1)对振动引起的干扰进行精确补偿,减少了干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2)设计了时滞依赖的状态控制器,降低了时滞对姿态的影响;3)在泛函求解过程中引入了时滞积分不等式分解系数,从而降低了设计的保守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时滞量及时滞积分不等式分解系数对闭环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人为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人为干扰方式进行了系统辨识,详细阐述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人为干扰造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破坏、服务减少,其中,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提出了滨海湿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3.
为弥补传统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结果以点代面的问题,提出基于煤层气干扰试井的储层参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依据。以沁水盆地南部1口激动井和4口检测井组成的井组为例,结合该井组前期注入压降法、历史拟合法测试结果,并与干扰试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干扰试井法各井测点渗透率接近利用排采数据的历史拟合值,且高于注入压降测值,但3种方法获得数据处于同一数量级之内;煤层气干扰试井技术方法可以反映试验5口井的区域渗透率分布特征,其区域东南方向渗透率较大,即为主裂隙发育方向。结合3种方法测得的参数值对比可知,煤层气干扰试井法既可获得离散点的参数值,又可以获得区域井组的连通性和优势渗流方向,结果有助于认识区域储层参数,为进一步的井网和排采井的布置提供比较直接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4.
航海雷达溢油监测技术具有大范围目标探测、工作方式灵活、能够适应恶劣天气的优势。而海上溢油监测技术应用的航海雷达原始图像数据中,含有大量的同频干扰、斑点、假目标等噪声,处理上述噪声是航海雷达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研究的首要工作。本文基于先锁定噪声位置,再消除噪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航海雷达原始回波图像的降噪技术。以大连716溢油事故中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试验,并分析处理结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消除干扰噪声,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护航海雷达原始回波图像中的海浪信息,为溢油监测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5.
任传斌  于淼  李珂  冯增文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37-67z1039
正近年来,三维可视化技术日趋发展成熟,倾斜摄影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测绘新技术以及国内BIM技术的全面推广使用,使得建筑行业正在由二维设计建造向三维设计建造转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多建造在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相比,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面临着地下周边环境不可直观展示的困境,其更加迫切需要三维可视化技术来辅助地铁规划设计与建造施工。地质信息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46.
李培 《地下水》1990,12(1):31-35
目前,确定干扰状态下机电井合理井距的方法主要为在裘布依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导出的干扰井群计算法和水位削减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当井距大于影响半径、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的干扰情况。因此,计算的干扰涌水量往往偏大、井距过小,从而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大量更换水泵和机电井报废等经济上的损失。圆形边界法则是利用抽水井形成的园形水位降落区域,依据井距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圆形边界进水情况的变化,导出的干扰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确定灌溉耕地的合理井距及最佳打井数量。以便取得在尽可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将投资压缩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47.
本文主要针对以前存在的几种反演Q值方法(即升时法、频谱比法、子波拟合法和振幅拟合法)对随机噪霎时 十分敏感的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找出了一种有效地抑制随机干扰的方法,即用统计拟合的原理来达到抑制甚至消除随机噪音的影响,使这种Q值反演方法能直接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经验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49.
地磁干扰噪声的实验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查1988年3月前后在北京地磁台附近出现的较明显的地磁干扰噪声,我们在苏家坨—卧龙岗一带布设了8个测点,开展了专门的地磁干扰噪声实验观测。结果表明,该地磁干扰噪声主要是来自香山一带的电磁干扰,其次是北京市的地铁干扰。此地磁干扰噪声出现于每天06~h—23~h(北京时),其主要频谱成分在短周期(T=2—4 m)部分。另外本文的观测研究方法对于监测地磁台站(测点)的环境状况,改正受污染的地磁资料等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以江苏省大丰台、盐城台、淮阴台、海安台,射阳台井下摆观测为例。比较它们的观测结果,分析认为井下摆的观测效果不仅与地面复盖层的厚度有关,而且与井下摆周围的环境干扰,观测用井的质量有关。为了提高井下摆观测效果,应尽量减少环境干扰,并注意井的垂直度和固井,文章还指出,沿海地区井下摆受海浪干扰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