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5篇
  免费   1365篇
  国内免费   564篇
测绘学   372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2287篇
地质学   2334篇
海洋学   195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17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92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作为全局非线性优化的新方法之一的遗传算法,近年来已从生物工程流行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解释中.然而,大地电磁反演问题具有不适定性,解的非唯一性.通过结合求解不适定问题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本文采用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求解大地电磁二维反演问题.此算法在构建目标函数时引入正则化的思想,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化问题.常规的基于局部线性化的最优化反演方法易使解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且严重的依赖初始模型的选择.与传统线性化的迭代反演方法相比,实数编码遗传算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且能获得更好的反演结果.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理论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解的精度高和避免出现早熟等优点,可用于大地电磁资料解释.  相似文献   
992.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维正演与探测深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了偶极-偶极方式均匀半空间的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及层状模型的相对异常响应,阐明了大地电导率、磁化系数,以及飞机飞行高度、探测装置、收发距对电磁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说明了频率域航空电磁法的探测能力和探测条件.分析了三层模型的相对异常响应,给出了基于层状模型确定探测深度的方法.在水平共面方式下,收发距8 m,飞行高度30 m时,在3~4 ppm噪声水平条件下,100 Ωm大地探测深度为120 m.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对近几年中国地球物理学家在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从地球内部结构的地震波速度成像,地幔介质的各向异性,地幔间断面及地幔介质物性进行了综述,指出在一些原有的研究领域,工作更加深入,方法更加先进,而且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合作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方式多样,并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在肯定我们近几年取得的一些新的进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地球内部结构研究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在砍伐树干周围四个特定高度环形布置一定数量的金属电极,测定了对应横截面上各点视电阻率,再利用有限元反演计算,获得了树干各截面上电阻率的空间分布图像.由于树干内的水分含量和对应部分的导电特性密切相关,可以从得到的电阻率平面分布图上反映出树木内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树干横截面上电阻率的空间分布呈现一系列的同心圆结构,且从核心部到外边缘的韧皮部电阻率有一个减小的趋势,说明截面内树木水分的含量沿径向向外有逐渐递增的趋势.时间变化过程中,各监测截面上的电阻率的分布和变化基本反映了截面水分的流逝过程,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动态监测树干水分分布及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井间电磁测量的2.5维层析成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则化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实现了井间电磁测量数据的层析成像,对井间地层电阻率进行了重建。在成像算法中,我们假设了井间电磁的激发与接收采用电磁偶极子源,井间介质仅在二维(xoz)平面内变化。在数值模拟中,通过对构造走向(y方向)的Fourier变换,将三维电磁场问题转化为一系列二维问题,用等参有限元方法在波数域求解,使实际地层模型的处理得以实现。对于波数域中每个波数对应的电磁场方程采用等参有限元求解,并用高斯积分将波数域解变换为空间域电磁场。利用源与接收器电磁场的互易原理,实现了电磁场响应对电导率分布灵敏度的快速计算。针对正演模拟中源点的奇异性,我们采用具有一定面积的伪艿函数表达源电流分布,使数值解精度得到提高。用层状介质的解析解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拟算法的精度。用介质扰动产生的电磁场变化检验互易性定理计算灵敏度的有效性。对简单块状模型、斜向裂缝带模型及“大”字模型的模拟数据成像结果表明,本文介绍的层析成像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天然气水合物模型的瞬变电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采用瞬变电偶极一偶极装置(ERER)装王的海洋瞬变电磁法对天然气水舍物进行正演模拟计算中,采用了先汉克尔变换(Hankel)后逆拉普拉斯变换法(G-S)的计算方法.由阿尔奇公式计算出水合物层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典型海洋地电模型.根据已知的地电模型计算天然气水含物的瞬变阶跃响应的一阶导数.从结果来看,水合物瞬变响应梯度的最小值最能反映出与水合物含量的关系,从中找出对天然气水合物做出了综合的资源评价夏解释工作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衍射增强成像方法的物理原理,根据折射角信息提取所需要的DEI图像采样的数量进行分类,分别详细介绍了利用两幅DEI图像、三幅DEI图像以及多幅DEI图像进行折射角信息提取的算法,并依次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性能.对于不同的实际应用需要,灵活的选择使用这些折射角信息提取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  相似文献   
998.
The magnetotelluric (MT) method has been among the favorite supporting tools for seismic imaging of sub-salt and sub-basalt target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example from Kachchh, India (where basaltic rocks overli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and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MT method as an exploration tool in this geological setting.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 in magnetotelluric response caused by the thin intrabasalt layering. The key issue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what MT can and cannot provide in such geological settings. First, we compute apparent resistivity and phase response curves using representative resistivity-depth models and borehole data from the study area. Later, we compare these results to assess the plausibility of using MT to image the sub-volcanic sediments at Kachchh. Finally, we substantiate our discussion through one-dimensional inversion of the field observed MT data from this region that exhibits poor sensitivity of MT for thin basalt layers.  相似文献   
999.
地震的电磁前兆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震电磁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改进,已经由被动的观测发展到主动的观测,由地面局部的观测扩展到空间卫星全球范围的观测。文中介绍当前国内外在地震电磁观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实例,展望了我国未来地震电磁观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Based on the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data observed on DEMETER satellite of France, the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were analyzed within 10 days before Chile M7.9 earthquake on November 14, 2007. It is found that, low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s began to increase in a large scale of latitude, and reached to a maximum one week prior to the earthquake, and at about three days before the quake, the peak values shifted to lower latitude. Taking three days as a group, spatial images of a 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