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转换型边缘盆地是一类特殊的大陆边缘盆地,前人对其研究较少,随着近十几年在转换型边缘盆地的一系列重大油气发现,该类型盆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盆地边缘转换断层的识别解释、转换断层对盆地构造格局的影响以及转换断层相关的火山活动对盆地的影响方面等研究仍相对较少。以典型的转换型边缘盆地——科特迪瓦盆地为研究对象,从盆地的转换边缘入手,利用多种数据综合分析,识别出转换型边缘盆地的两类转换边缘——转换型边缘和过渡离散型边缘,并分别总结了其各自特征;对比了两类转换型边缘在地层发育、断裂体系、火山活动以及应力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对盆地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典型的转换型边缘盆地具有转换型边缘和过渡离散型边缘两种不同类型的洋陆过渡边缘;两类边缘在接触关系、火山活动强度、对早期地层的改造作用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转换型边缘盆地结构受早期断裂和转换断裂的双重控制,受多期构造运动改造,拉张与走滑应力叠加,使早期断裂具有走滑和拉张双重性质,多期的改造作用对油气运聚及保存具有显著影响。转换断层附近早期断裂可能会发生反转作用,断裂性质发生改变,形成挤压构造或地层反转。   相似文献   
72.
火山口地下构造详细的地震成像对于增进这些高危险火山的构造和火山学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火山地带,尤其是在岸上,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地震数据。我们报道了拉福萨火山口(意大利武尔卡诺岛)西部地区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结果。利用高分辨率的振动源及交替采集和处理技术,我们能够克服由火山煤岩类型带来的大多数困难。本研究提供了火山堆积的地下分布和一些重要内部喷火山口构造的识别。我们确定了埋于拉福萨火山口下面的寄生火山口或玄武碎屑岩丘的位置,它在约1km的深度记录到地震的地方正在消散CO2。此外,在剖面最南部发现的变形模式与穹隆侵入后破火山口塌陷是一致的。结果表明,使用高分辨率振动源结合交替地震采集技术和非常规处理方法,可以帮助恢复火山地区浅层构造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73.
广泛分布于中国西南云、贵、川三省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赵亚曾,1929)一直受到国内外关注,本文旨在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九龙地区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喷发序列、岩石组合及岩石化学特征,岩石构造背景做初步研究,并将其特征简单与四川省境内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做对比。  相似文献   
74.
缅甸钦敦-睡宝盆地火山岛弧带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缅甸钦敦-睡宝盆地在上新世之前的沉积相主体由东北部的海岸平原向西南逐渐过渡到滨浅海,三角洲相对不发育,火山岩呈南北向断续分布在盆地的中部。构造运动、火山活动和海平面升降决定了火山岛弧带的沉积环境。宽缓的构造背景是形成海岸平原.滨浅海沉积环境的决定因素;岛弧带的火山活动自白垩纪至中新世整体表现出较持续的喷发,形成的火山碎屑不仅参与了正常的地层沉积,还对古生物的繁殖和化石的保存起到破坏作用。海平面升降也是控制沉积体系展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对采自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纳尔逊岛、利文斯顿岛、欺骗岛和南极半岛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进行了岩石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Ar-Ar和K-Ar年龄测定。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火山岩属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岩石组合,安们的Sr、Nd同位素比值非常接近,^87Sr/^86Sr比值普遍比较低,为0.703297-0.703507;^143Nd/^144Nd比值普遍比较高,为0.512835-0.513779,二者呈负相关,εNd-^87Sr/^86Sr相关图显示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火山岩形成时代集中于96Ma、91Ma、78Ma、60Ma和35Ma等时段。35Ma之后,火山活动长时间消沉,直到晚中新世和第四纪才时有发生;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正是南极大陆冰盖逐渐形成之时。是气候变冷抑制了火山活动?还是火山活动的减弱和停止导致气候变冷?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冷期火山活动减弱或停止,暧期火山活动活跃和增强,这一对应关系是存在的。火山作用的时空分布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南设得兰群岛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群岛基本上与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在德雷克板块的俯冲下,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裂谷),在弧后扩张和裂谷作用下产生新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77.
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对新生代玄武岩普遍发育的吉林省靖宇县龙岗火山群地区的断层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断层物质ESR测年分析结果以及本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的特点,发现ESR测年数据与野外实际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比较相对偏新。文中讨论了产生这一现象的两个可能原因:1)研究地区大规模的第四纪岩浆喷发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热事件,对于先存的断层物质中的ESR测年信号具有"退火"和零化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地下水的淋滤作用、次生物质的混入和富硅热液作用而导致的次生石英颗粒的增长,都可能会导致断层带物质ESR测年剂量的增加,从而引起测年结果偏新。因此,研究区ESR测年结果反映出的并非是断层最后一次的活动年代,而可能是断层活动的上限年龄。尽管与实际的断层活动年龄有较大的差距,但对于大型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尤其是对于能动断层的鉴定,这种"上限年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本文应用美国国家气象局提供的1958—1997年全球大气精确的轨道参数和涠洲岛地区风速和风向等数据资料,模拟了火山喷发时空降碎屑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涠洲岛地区火山喷发形成的空降碎屑分布与喷发时的风速与风向有关,NNW方向的风可使空降碎屑影响到海南省北部地区,SSW方向风可使空降碎屑影响广西东南部和广东西南部的广大地区,1月和7月份喷发时主要影响涠洲岛及周边海域。  相似文献   
79.
温泉逸出气体观测在长白山火山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活动火山监测中的历史,重点分析了长白山火山监测站温泉逸出气体成分变化与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无论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还是常规的温泉逸出气体检测方法,观测结果都很好地对应了火山及火山地震的活动,可以在火山喷发预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平谷-兴隆地区中新元古代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平谷-兴隆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发育有洞子沟、边墙沟、后干涧、银冶岭等银多金属矿床. 其特点是:产于中上元古界地层中,与中元古火山岩或火山角砾岩筒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联系.对其成因争论较多[1~3],本文试图从区域展布特点和矿床特征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