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7篇
  免费   1104篇
  国内免费   1937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691篇
地质学   5317篇
海洋学   1250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06篇
自然地理   61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河三角洲桩西101站潮沟地貌形态及其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潮沟下游,横跨且生趣与潮沟的横断面设了5个观测站,进行了24h的动力测量。结果表明,涨落潮流速流向不对称,在潮沟内,涨落潮流流速差别很大,涨潮流流速最大为9cm/2,而落潮流流速最大可达38cm/s。据推测,潮沟内之所以落潮流流速明显大于涨潮流流速,可能是由于潮沟与岸线斜交有关。  相似文献   
42.
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1-1995年间5次在云贵高原泸沽湖,洱海湖和贵州阿哈湖,百花湖的湖心采集沉积物柱芯,界面和湖样品,通过其pH值和HCO3浓度剖面及界面碱度扩散通量的研究,首次定量评估高原湖泊界面扩散作用上不体碱度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某些湖寄宿时间对较长,湖深度相对小的湖泊,界面扩散作用是体碱度的重要来源之一,湖寄宿时间较短,深度较小的湖泊,界面扩散对上覆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地。  相似文献   
43.
Г.  ВФ 《海岸工程》1996,15(4):76-80
研究了天气频段非周期性位振动与风和大气压力的关系,根据对位振动,风和大气压力进行的谱分析,确定了大约在5,10,15 ̄20d周期存在天气最大值,为鹗霍次克海5个站建立了普通回归方程和谱回归方程,并对位升高的观测值和计算值做了比较,可看出,使用谱回归方程的计算结果与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相比较有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44.
使用一个十分简单而相对完整,包括浮游生物和无生命氮的食物网以描述发生在海洋上层的生物过程。将该生物模式用在一个从佛罗里达海峡流至挪威海的块中,模拟浮游生物和营养盐随时间的演化。模拟结果给出了浮游生物在营养盐驱动下的生命循环,并得到华季,比用最简单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营养盐得到的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45.
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河以少沙多而著称,自1855年以来,河口已经历10余次大型改道,形成以黄河泥沙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三角形河口沉积带。本文首次报道并讨论了黄河口附近海区沉积物间隙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  相似文献   
46.
沟槽内海底管道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力模型实验,引入相对沟形系数αr,获得了以αr为表征的相对动力系数与KC数的关系;对于浅沟而言,这种关系较有规律性。根据所设计沟形的αr值和所选定的KC值,应用本文结果,可以方便地判断其力折减程度和掩护效果  相似文献   
47.
漳州地区热田的水热活动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台湾海峡》1997,16(1):21-27
本文通过漳州地热田及其周围地区的热活动、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爆破、重力、地磁、电性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综合地球物理场之间关系分析,得出漳州地热田是高热异常背景下产生的对流型热系统:深切到上地幔的NE向长乐-南澳断裂、NW向九龙江断裂及E-W向南靖-厦门断裂控制了地下的深循环,使大气降得以下渗到〉3km深度,被地温加热并富集起来,在静压力作用下沿通道-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上涌。热田区破碎的岩石导致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东北太平洋海域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沉积物间隙中铜、锰、镍等微量元素的详细研究表明,锰主要受沉积环境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16~8.61μg/dm3之间;铜和镍则主要与表层海的初级生产力有关,研究区内间隙中铜和镍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16~20.8和0.80~3.12μg/dm3,且这些元素在沉积物—界面处均存在最大浓度梯度.利用“Fick扩散定律”计算表明,锰在研究区主要是从上覆海向沉积物扩散,是沉积物中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铜和镍则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扩散,是底层海中铜和镍的主要来源。与表层海中铜和镍向底层海的输送通量计算结果相比,底层海中铜和镍的含量主要受沉积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49.
莱州湾温带风暴潮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莱州湾羊角沟、夏营两站建国以来的风暴增资料,对莱州湾建国后发生的风暴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温带风暴潮产生的物理机制,此外还对莱州湾温带风暴增以及诱发增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莱州湾温带风暴潮统计预报方法,并在作业预报中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